病毒携带分析提供宝贵答案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生物 • 医学

病毒携带分析提供宝贵答案

admin  发表于 2017年09月16日


九十年代初,能够精准测定患者血内HIV含量的分析方法终于问世。自那以来,这些病毒携带分析方法已经使人们对HIV行为的了解发生了巨大的、革命性的变化,并有助于确定新的治疗原则。这些分析方法直接测定每毫升血浆中的病毒RNA;每一个HIV颗粒有两股RNA,因此实际病毒水平为RNA计数的一半。

 1.PNG

借助于这些分析方法,研究人员得以证明HIV从来不会有一段放慢增长速度的时期。从一开始,患者体内的总的病毒群体每天就产生数十亿新的HIV颗粒,致数百万CD4T淋巴细胞被破坏——遭受感染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机体试图通过制造新的CD4T细胞来弥补这一损失,似是免疫系统始终遭受不断的进攻,终将无法支持下去。

1996年,作为联邦政府资助的多中心艾滋病研究计划(MACS)的一部分,我和我的同事们测量了从大约1600名感染了HIV而未经治疗的男性那里收集来的储存血浆样品中的病毒,并跟踪调查了这些患者的情况。我们发现,这些患者的预后因病毒水平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别。例如,病毒携带量大于每毫升3万拷贝的男性中,有70%的人在病毒携带分析后6年内死去,平均存活时间为4.4年。相反,起病毒携带量在每毫升500拷贝一下的患者,6年内死去的人所占比例还不到1%,平均存活年龄在10年以上。这些结果证明了病毒携带虽是影响疾病发展快慢的决定性因素。它们也说明了通过治疗使病毒水平在尽可能长的时间中下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对于延长生命是至关重要的。

此后用病毒携带分析法进行的研究既证实了上述设想,也改变了新疗法的评估模式。直到最近,研究人员评估治疗方法时,比较受试者和对照组的艾滋病发病率与死亡率,时常要等待多年的时间才能得到确定的结果。在病毒携带分析技术问世后,几项大规模的研究表明,病毒携带的测量结果(常常在经过几周的治疗后进行测贵)足衡量一种疗法能降低HIV感染的进展速度的可靠指标。例如,8到24周的时间内使病毒携带率下降了75%到90%的治疗方法,在1年内把HIV感染发展成艾滋病的可能性降低了50%到65%。因此,在治疗试验中,病毒携带分析已经取代了对临床结果的评估,而对病毒水平的常规监测已经被纳入医疗实践中。

 2.PNG

最近的一些研究提示,对于病毒携带量必须保持在低水平上这一原则可以作改进。目前的治疗方针要求把病毒携带量保持在每毫升500拷贝以下(这是现今通常使用的分析方法的检测极限)。不能达到这一水平,通常被认为是由于具有抗药性的病毒的大量涌现以及HIV复制的失控。然而,应用更灵敏的分析方法所进行的试验表明,把病毒携带量压制在每毫升50拷贝以下将能更有把握地预防抗药性的出现。此外,这样的降低对于制止病毒在体内所有地方——淋巴结(病毒在淋巴结的繁殖速率高于在血中的繁殖速率)以及身体的其它部位——的复制可能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相信,如果这些更灵敏的分析方法得以普及开来的话(目前它们仅用于研究中),那么争取把病毒携带量控制在每毫升50拷贝以下就应当成为新的目标。然而,不是所有的医生都同意这种看法,原因之一在于这样的标准可能更难达到,特別是对于那些初次治疗已告失败的患者来说更是如此。

 3.PNG

治疗方而的一个新问题是要寻找有效的方法来把HIV从受感染的静止CD4T细胞中消灭掉。这些细胞并不产生病毒颗拉,但却隐藏着在将来制造病毒颗粒的遗传蓝图。之前的抗反转录病毒药物不能消除这种HIV储存点。为了开发出这样的治疗方法并衡量其效果,研究人员毫无疑问需要新的一代病毒携带分析方法——也就是能够精确测定躲藏在静止细胞中的病毒的分析方法。幸运的是,开发这些迫切地需要的分析方法的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中。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