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宗教信仰——人们减少了教堂活动,但宗教信仰依然坚定。
Rodger Doyle
不久前,许多人认为,随着科学发展,宗教信仰将逐渐减少。虽然大多数美国人减少了教堂活动,但宗教信仰依然坚定。
至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新教终究慢慢衰减了,这标志着主流教派的削弱。一个很可能的原因是由于20世纪初以来,人口出生率偏低,因为这些教派中的妇女越来越积极地参与计划生育活动。与强调拯救灵魂的福音派新教会相比,主流新教派不太注重发展新会员。尽管存在着衰退的迹象,但“新教组织”的教会成员(包括主教派、公理教会、长老会、教友派和唯一神教派),一直在企业和政府机构中占据着实权地位,并且在白领职业和艺术领域中也拥有众多成员。虽然在20世纪,他们在名人录中的影响力有所下降,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他们在名人录中的人数仍比天主教和犹太教的总和还多。
虽说长期以来,宗教教义和世俗的行为之间一直存在着相互脱离的现象,尤其在对待流产和避孕的态度上,但在过去的50多年里,仍然有近1/4的美国人表示信仰天主教。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较高的自然增长率以及天主教的强化教育。正如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社会科学家Andrew M. Greeley神父所说,天主教信徒之所以如此忠诚,是因为他们被天主教的经历、形象和传统所折服。然而,患有恋童癖神职人员的丑闻使人们的忠诚备受压力:2002年6月的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有22%的天主教徒声称他们将重新考虑是否还要继续保留天主教徒身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信仰犹太教的人数减少。部分原因是由于人口出生率降低,以及犹太教徒与非犹太教徒通婚,导致的脱离犹太教(部分是受正统犹太教派向犹太改革教派转变的影响)。无论如何,犹太教会拥有大约600万成员,仍然是非基督教会中最大教会,其次是伊斯兰教会,拥有190万成员,佛教有150万成员,印度教有100万成员。
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中无宗教信仰的人比例增加,这主要是由于统计方式发生了改变,而并不是因为宗教怀疑论者的人数增加。年轻人成年后在离开父母时往往会脱离宗教,一直到自己成家后才会重新加入宗教。但目前由于存在晚婚趋势,许多年轻人还没有重新选择其宗教归属。过去30年里,成年人中无宗教归属者的比例由3%上升到6%,但其中无宗教信仰者仅占约1/3。
【马永强/译 李爱珺/校】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