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数之变”挑战物理学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天文 • 物理

“常数之变”挑战物理学

admin  发表于 2017年09月23日

在漫长的宇宙史中,物理学基本常数是永恒不变的吗?

在数十亿年前,主宰电磁学的自然界基本常数要比今天略小一些——如果结论成立的话,这将是数十年间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因为它公然挑战整个科学界最重要的一条定律——宇宙法则不论何时何地都是一样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John K.Webb领导的国际合作小组在4年前开始了一项对遥远的类星体传来的光的研究,获得了有关该基本常数改变的证据。在该小组收集了进一步的数据并改进了研究方法之后,他们依然得出这样的结论。

“常数之变”挑战物理学 1.png

但大多数天体物理学家仍然对此表示怀疑。美国俄亥俄大学的Robert J.Scherrer说:对这样的观察结果,我总觉得会发现某种另外的解释。当然,我很愿意被证明是我错了,那真的很令人激动。”

Webb及其同事也表现得非常慎重,新南威尔士研究小组的理论学者Victor V.Flambaum说:“包含140个类星体吸收系统的三组独立数据,总是呈现出相同的变化(量)。然而,对于任何的首次观测结果,人们都有质疑的理由。在对目前的结果进行独立的审核之后,会做出严肃的结论的。”

所质疑的物理学家在方程中用希腊字母α表示。数据表明,在80~l10亿年以前,α常数比现在小大约l0万分之一。这会造成原子中的电子所受到的原子核束缚力比现在略小,从而增加了原子的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的波长。天文学家能够通过观测遥远的类星体来研究这些距今久远的光。尤其是,他们重点研究了次级效用,即原子中各个谱线波长的数值不等的微小漂移。通过很精确地测量各个波长之间的间距,就可获得一种测量α常数的方法。

天文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对α常数的研究,但似乎在所能达到的精度内没有测出变化。然而,Webb及其同事研究出一种同时观测许多化学元素原子光谱波长的新技术,从而提高了精度。结合实验数据和表征原子的量子状态的复杂计算机模型,从中找出α常数的微小变化是一个繁复的过程,许多似是而非的现象和测量误差都可能造成波长漂移的假象。Webb及其同事相信他们已经排除了各种导致错误结论的可能干扰,但其他研究者对此并不确信。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是用不同的方法做进一步的实验,但人们几乎还没有发现可以取而代之的方法。新墨西哥州美国国家射电天文观象台的Chtristopher L.Carilli及其同事研究了氢气对微波的吸收,但他们只研究了现在与60亿年前的红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他们的数据表明在这个时间区间内没有探测到α常数出现变化,Webb也是这样认为的。

Carilli希望找到更大红移的适当氢气云来取得年代更久远的对比数据。他说:“一个主要的技术进展是在西弗吉尼亚Green Bank安装了一台新型望远镜,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可转向射电望远镜,已经在2001年8月投入使用。”

通过对大爆炸后仅仅30万年的宇宙微波背景的奇异性的研究,人们可以测量大约l40亿年前的常数。葡萄牙Porto大学的Pedro P.Avelino及其同事采用最新的数据资料没有发现α常数变化的证据,他们的误差约为l0%,今后的几年内,从最近发射的MAP卫星发回的数据可能将误差减小到0.1%。

这是一个留待21世纪来解开的科学之迷。常数的变化不是发生在宇宙初生期(那是预料会发生大变化的时期),而是在80至110亿年前发生了10万分之一的微小变化。Carilli说:“即使他们的结论最终不成立,也肯定激发了人们在这个领域的兴趣,激发了许多实验者在他们的基础上继续努力。”

 

步履维艰的“α常数之变”

已经研究出了几种测定基本常量——α常数稳定性的方法:

l 宇宙中大量存在发光元素(如氦和锂)说明,在大爆炸后这些元素形成的数分钟内α常数的变化不到2%。

l 1994年原子钟显示,在140天内α常数的变化不到100万亿分之1.4。据此推断,它在10亿年间的变化应不到10万分之4,一种叫“原子喷泉”的实验又将精度提高了5倍。

l 在加蓬的Oklo,18亿年前一次自然的核反应形成了铀的沉积层。这些铀同位素的存留物提示α常数从那时到现在的变化在100万分之几以内,精度是目前的天体物理学测量结果的100倍左右。

 

【王涛/译 曾少立/校】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