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作用胜过一切?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生物 • 医学

精神作用胜过一切?

admin  发表于 2017年09月23日

安慰剂到底是有效还是无效众说纷纭。也许真正的疗效全在于精神作用。

事实终归是事实,医学更是如此。所有得病的患者经过假性治疗,常常有所好转,至少自1955年以来是如此。1955年,Henry K.Beecher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高效的安慰剂”的研究论文。Beecher比较了15例临床试验,认为在所有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平均三分之一的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多年来,尽管有些医学专家对安慰剂的疗效提出质疑,但截止到2001年5月份大多数医生和公众仍认为安慰剂有一定疗效。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Peter Gøtzsche和Asbjøm Hrobjartsson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撰文,认为在医学临床试验中,不能证实安慰剂确实有效。他们收集了以前公布的114个例临床试验数据,并将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与从未接受任何治疗的患者作比较,通过分析统计数据,医生们认为这两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从而得出上述结论。媒体对丹麦科学家的这一研究结果进行了报道。《波士顿环球报》讥讽道:“真乃天方夜谭”。《纽约时报》认为毫无科学根据。几周之内又出现一种新的结论:安慰剂并非有效。

上述两种观点可能均是错误的。参与临床研究的受试者无论是接受实验治疗,假性治疗或未接受任何治疗,其病情好转的原因通常有很多,或者似乎有很多。但仍有足够的理由驳斥安慰剂无效这一论调。

美国布朗大学的精神病学专家Walter A.Brown认为:“患者统计资料表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比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其病痛明显减轻”。上述结果是可信的,因为在114个试验中,有27个试验观测到了安慰剂对治疗病痛确实有效。其余的试验汇总分析了安慰剂对其它39种疾病的作用,包括不孕症、咬指甲强迫症、感情不合、性高潮困难等。

精神作用胜过一切 1.png

上述每种疾病的受试患者的数量非常少,不足以得出最后结论:安慰剂对治疗某些疾病比治疗其它疾病更有效。康涅狄格大学的神经病学家Irving Kirsch认为:“除非安慰剂确实有效,否则一种安慰剂的疗效不可能优于另一种安慰剂。笼统地评价安慰剂的疗效大小没有任何意义。他承认:“如果检测青霉素对40种不同临床病症的疗效,将得到相同结论:青霉素可能对一些感染有效,但对关节炎无任何疗效。”

Kirsch指出,其它大规模分析显示,安慰剂对抑郁症哮喘和恐惧性焦虑症有效。现在发现安慰剂对帕金森病也有疗效。2001年8月中旬,加拿大温哥华的大不列颠一哥伦比亚大学的A.Jon Stoessl等人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撰文说,他们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大脑进行扫描,可以观察到安慰剂的疗效。

受试的6例帕金森病患者在注射生理盐水或多巴胺的类似物——阿朴吗啡后,神经病学家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PET)测试了6名患者大脑病变区中多巴胺的活性。Stoessl说,当受试者注射一针安慰剂后,他们大脑中释放出的多巴胺的量(帕金森病发病时多巴胺分泌受抑)与注射活性药物的受试者所分泌的多巴胺量相等。该试验是观察安慰剂是否有作用及其如何作用的少数几个试验中的一个。除非再进行大量的类似试验,否则安慰剂的疗效仍不能肯定。事实也确实如此。

误解的效果

衡量安慰剂的疗效非常困难,因为受试者的病情逐渐好转有多种原因。

疾病的自然病程:

人类自身恢复健康渡过了危机,即有些症状无论是否经过治疗,均可以自然痊愈。

趋向平衡:

当病情急性发作时,人们往往去看医生,也愿意参与研究。多数患者有一点恢复看起来就像有所改善。

不熟悉造成的压力:

当受试者对新的医生和研究有所了解后,他们会感觉病情好转。这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紧张程度有所缓解。

关注效应:

众所周知,引起别人注意、受到精心呵护的患者,通常比未得到关怀的患者更容易康复。

 

【张淑萍/译 舒据/校】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