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致病,钢琴为药敲键盘
落下的肌肉毛病可以用高科技钢琴来治疗。
W. Wayt Gibbs
我那重复性劳损(RSI)又犯了。
Riley是纽约大学的音乐技术专家和肌张力障碍治疗师。用软件把钢琴和测量仪器相连,再接上一台准确同步的摄像机,钢琴就变成了治疗仪,这个系统能记录每个琴键被敲击,松开的时间和速度。更重要的是,它能记录演奏者身体各部位的姿势,帮助我们改正坏习惯。
你坐得太近了,左肘和左腕活动空间有限,这样前臂就非常紧张。”
Riley让我把凳子往后挪了15厘米,背部稍弯,将重心前移,同时伸直并抬高手腕,这样手臂的重量就移到了琴键上,而不再是落在我那酸痛的关节上。我把那段乐曲又演奏了一遍,Riley把两段记录都调到笔记本电脑上进行对比。
图中的方块代表音符:每个方块的大小表示该音符持续的时间;方块的颜色则表示琴键被敲击的速度。经过指导后,音符分布均匀了很多,互相之间稍有重叠,演奏出预期的连奏音效。击键力度值,一开始起伏相当大,为32~62(任意MIDI单位),现在均接近40。当然,要想纠正数十年来养成的坏习惯,可能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但现在至少有了一种好方法,那些想挽救职业生涯人们必须一试。这种疗法还可以缓解其他类型的重复性劳损。Riley说:“我有一个同事,把弹钢琴中学到的方法用到打字和编织上,使她的腕管综合征减轻了。”
[马永强/译 杨光/校]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