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毁灭地球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地球 • 生命

发展经济=毁灭地球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1月28日

在新的行星上,我们需要养成新的习惯。想象一下,如果你走出火星基地的密封舱,开始呼吸,可能立即丧命。在新的地球上,我们根本无法像原来一样生存了——我们自己删除了这个选项。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上,不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领域,“发展”都是永远的硬道理。在亚当·斯密之后的250年里,我们总认为东西越多越好,任何问题都可以用新一轮的扩张来回答,因为这种发展方式确实有用,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如此:西方人舒适而相对安定的生活是靠10代人不断发展经济换来的。但如今,我们已经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是时候清醒过来,认真考虑人类的未来了。在我们的这颗新地球上,“发展”或许是我们最终必须破除的最大“恶习”。

发展经济=毁灭地球 (5).png

我知道,现在说这些可能非常不合时宜。在一个只为发展做准备的经济体制中,经济发展暂时的停滞(我们称之为衰退)已经毁掉了很多人的生活。无论个人还是国家,我们都已负债累累,而要爬出债务深渊,我们还得投入更多资金,启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刺激”——通过这场豪赌,我们可以重启经济增长这部庞大的机器,不仅赚回刺激经济的成本,还能清除最初引发危机的债务。

更严重的问题是,我们还背负着生态债务——碳元素正在空气中集聚,改变着地球。对此,最明显的出路仍是触发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这一轮经济活动大爆发旨在取代化石燃料系统,让我们继续像现在这样生活,甚至生活得更好,却不会增加碳排放。我们已把“绿色增长”的思路当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我郑重声明,我支持绿色‘曼哈顿项目’、生态‘新政’、清洁技术领域的‘阿波罗任务’。如果我有钱,我愿意交给阿尔·戈尔(Al Gore,美国前副总统)投资创业。”遇到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时,这是谨慎的人都会作出的合理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反应确实有用。我们的确有必要在2020年减少30%的碳排放量,或在未来10年内,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或实现人们一致赞同的其他所有目标。这些行动正是我们的社会体系应该作出的回应。但是,我们的反应还不够快,不足以阻止地球发生改变,最大程度地保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的原貌。我不认为现在的经济增长模式能够应对当前的局面,现行经济体制已经举步维艰。

*    *    *

听起来,人类社会的前景似乎有些黯淡。但是,在这个新地球上,我们仍能建立一种持久的,甚至相对体面的生活方式。首先,我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想当然认为未来会像过去一样美好,甚至乐观地认为未来的生活会更舒适。千万别有这种想法,新地球现在处境艰难!

我认为人们在骨子里是认可这一点的。甚至在此次经济危机发生之前,我对此就已经有所预感。对美国人来说,这一关键时刻发生在2008年初,也就是破产危机的阴影开始笼罩那些大银行的6个月前。当时,美国经济表面上仍然繁荣,但汽油价格已经飙升至每加仑(约合3.785升)4美元。

如果说美国人的思想中有一种永恒不变的东西,那就是冲劲。他们从遥远的大洋彼岸来到这里,穿过大陆,修建高速公路,发明了汽车仪表盘上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告诉你是否错过了转弯处。一切似乎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突然间,真的是第一次,这股冲劲开始动摇,开始减弱。开车的美国人一个月比一个月少。你不能卖掉你的旧房子——但你真正不能卖掉的是那种由来已久的探索精神。

接着,一些反常的事情开始发生。由于石油价格迅速攀升,长途运输似乎逐渐开始失去吸引力了。到2008年5月,一船集装箱从上海到美国的运费已经上涨到8,000美元,而在本世纪初,运费仅为3,000美元。货运量也在下降——宜家(Ikea)的新工厂设在美国弗吉尼亚州,而非中国。摩根士丹利公司的一位货币分析师说:“在全球化进程中,易于摘取的‘果实’都已摘完了。”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世界市场(CIBC World Markets)的分析师杰夫·鲁宾(Jeff Rubin)直言:“全球化是可逆的。”他指出,美国中西部的钢铁生产商已经感受到市场对本土钢铁的强烈需求,因为“在中国,不论是进口铁矿石,还是出口成品钢材,飞涨的运输成本都已大幅削弱了原有的人力成本优势,使中国制造的钢材突然间在美国市场失去了竞争力”。随着石油价格上涨,以及由此导致的乙醇需求量的增加,食品生产成本也大幅升高,各国都突然意识到,自由贸易的效果并不像大家曾经认为的那么明显。

正如石油产量的最高峰、经济增长的顶峰期都已成为过去时一样,我们可能无法使经济体系进一步扩张了。保险成本攀升,石油价格上涨,经济量饱和,能源领域的投资血本无归,而当经济发展再次加速时,石油价格还将上涨。2009年5月,美国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mpany)的一项研究声称,一场新的石油危机“不可避免”。消除泡沫——泡沫再起,这个过程会不断重复。除此之外,由于价格便宜,各国开始更多地使用煤炭作为燃料。因此,“泡沫循环”会在煤炭领域重现,而最终,我们只能顶着一头“泡沫”,因为持续升高的温度已将水池中的水蒸发殆尽。

*    *    *

有没有人想到过经济增长可能已到尽头?确实有。让我们回到那个极不平常的年代,美国前总统林登·贝恩斯·约翰逊(Lyndon Baines Johnson)任职期间,在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遇刺、百老汇音乐剧《毛发》(Hair)首映的那个春天,一小群欧洲企业家和科学家聚集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的一幢别墅内(这个聚会团体后来被称为“罗马俱乐部”),共同探讨错综复杂的全球发展趋势,并委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个年轻的系统分析员团队负责撰写相关报告。

报告在1972年以书籍的形式正式出版,名为《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这一年,虽然有首届“世界地球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创建美国环境保护署等重大事件,但在环境保护史上,鲜有事件能比这本小册子的出版更引人关注——它被译成30多种语言,发行量超过3,000万册。这个年轻的系统分析员团队得出了三大结论:

1. 在世界人口数量、工业化、环境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如果现有增长趋势一直持续,在未来100年内的某一时刻,人类社会在地球上的发展将达到极限。

2. 我们有可能改变这种趋势,建立一种面向未来的、持续而稳定的生态和经济环境。这种全球性的均衡状态可以精心设计,以满足全世界每个人的基本物质需求,让人人都有均等的机会施展个人潜能。

3.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决定为第二个结果(而不是第一个)奋斗,那么越早开始努力,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回顾往事,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我们曾多么接近于听取他们的忠告。当时,全世界的人都在思考如何放缓人口增长速度,教育妇女被证明是最佳策略。所以,我们很快就看到,母亲平均拥有孩子的数量从超过6个迅速降到不足3个。我们也曾非常关注环境问题:世界上首次石油危机、第一次大型油轮泄油事故和第一个小汽车燃料燃烧效率标准都是在那个时代出现的。当时,我们还给汽车限速——每小时不超过55英里(约88千米),我们真的是在为了环保而减慢我们的机动能力。20世纪70年代末,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反对而不是支持持续发展经济,这在我们今天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我们曾经有过短暂的机会驶向不同方向,远离“暗礁”。

然而,我们并没有那么做。

事实证明,罗马俱乐部的结论是正确的,一切都在按照他们的预言向前发展。你可以长期忽视环境问题,但环境一旦恶化,它的速度很快就能超过经济发展。经济体系发展得太过庞大,全球的石油就会耗尽,北极冰川也将融化。

对于这一点,我不知说过多少次。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到如今,人类社会的每股力量都习惯性地想要更多更快地发展。但我们不能发展,其中涉及太多的冲突,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处境艰难的星球上。.

*    *    *

尽管如此,另一种可能性仍然存在。就像一个迷失在丛林中的人,我们必须停止奔跑,坐下来,看看口袋中哪些东西可用,想清楚下一步该怎么办。

第一步:我们要成熟一点。过去200年,我们一直沉迷于发展经济,这有利有弊,但最重要的是,发展的观念已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思想中,使我们始终处于不成熟的状态。每个时代的政治家都说:“最美好的日子就在我们前方。” 但好日子并不在前方,至少没有我们通常认为的那种“好”日子。幸运的是,我们现在清醒过来还不算太晚。如果事实证明,2008年就是经济发展的尽头——也可能是2011年、2014年或2024年——那么,这就是我们停止奔跑,坐下来思考的时候。我们必须看清形势,不抱幻想,不要空想。

第二步:我们需要确定哪些东西必须放弃。首当其冲的是很多习惯,比如消费式生活方式等琐事。但随着琐事的剔除,“放弃清单”上的主要项目就越发清晰。错综复杂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但它依赖于廉价的化石燃料,以及能保证粮食丰产的稳定气候。这种复杂性是我们的荣耀,也是我们的弱点。2008年,我们刚意识到石油价格正在疯涨,信贷紧缩就随之而来。我们使各种事件间的联系过于紧密,以至于牵一发就会动全身。如果美国将部分玉米用于生产乙醇的愚蠢决定就可导致37个国家因粮食短缺而发生暴乱,内华达州目光短浅地批准一系列抵押贷款就可导致数千家中国工厂倒闭,我们就已经让各个经济体系交织得过于紧密了。如果我们糟糕的驾驶习惯会使北极冰盖融化——没错,你明白我的意思了!

我们已将这颗原本美好的行星变为了并不美好的“另一个地球”。我们肆意改造自然,而自然将以更强大的力量报复人类。但我们仍得在这个星球上生存,因此我们最好从现在开始思考,如何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科学美国人》:你的基本观点是人类必须放弃惯有的发展方式。为什么我们不能更巧妙地发展? 

麦吉本:我们当然可以更高效地做事,也应该这样做。但这还不够。我们正在逼近人们从1970年就开始讨论的增长极限,而且自然环境正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发生着惊人的改变。可惜很少有人认真对待过这个问题。

 

《科学美国人》:我们是否必须严格实行零增长?极为缓慢的增长可否持续? 

麦吉本:我不是一个空想家。我不知道世界要发展到什么程度才应该停下来。具体数据不在我的分析范围内。我感兴趣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如果我们不再把经济增长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途径,而是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未来将会怎样?多年来,我们太过专注于发展经济,几乎从未尝试过其他发展方式。我们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衡量社会。一些国家以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如果我们用另一种方式衡量世界,个人财富的积累将不会像现在这么重要。

 

《科学美国人》:经济增长是由大规模、集约化、单一性的农业、能源和其他商业系统驱动的,你的意思是规模大并非好事?

麦吉本:我们之所以构建各种庞大系统,是因为它们能使经济快速增长,通过规模化实现高效率。但现在,这些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不需要一匹精心饲养的赛马,让它有多快跑多快,结果跑道上的一块草皮就可能使它的脚踝瞬间折断。我们需要饲养一匹能持续耕地的马。持续性才是我们应该歌颂的,而不是扩张。

 

《科学美国人》:到底是规模化本身有问题,还是规模化导致的复杂性有问题?你说过,不光是银行,还有很多基础行业的规模都已大到不能破产的地步,这些机构和行业应不应该以某种方式倒闭或瓦解?

麦吉本:金融、能源和农业系统有很大的相似性:参与者极少,又令人难以置信地交织在一起。在每个系统中,一个地方出了问题,一连串的影响就会发生:一个鸡肉馅饼就可以将肉毒杆菌(botulism)传播到美国的48个州(美国一共就只有50个州)。我家使用的是太阳能电池板。如果它出现问题,我会有麻烦,但它不会使美国东海岸的电网崩溃。

 

《科学美国人》:因此你提倡人们在当地自给自足。自从德国经济学家E·F·舒马赫  (E. F. Schumacher)在1973年出版著作《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以来,世界上一些人已经在试着推行本土食品和能源系统,但在很多地区,这种努力仍面临很多困难。那么,多小的区域才算是“本地”?

麦吉本:我们会弄清楚“本地”的大小。它可以是一个镇、一个区或一个州。但为了找到答案,我们必须把各种不正常的补贴剥离现有的各个经济体系,因为这些补贴的存在,只会误导我们的计算。在能源领域,我们长期资助化石能源的生产;在农业领域,这种资助更加惊人。只有没了各种乱七八糟的补贴,我们才能弄清楚本土行业的规模多大才合适。

 

《科学美国人》:本地产品会不会更贵?

麦吉本:我们将有更多的农场,劳动密集程度可能更高,这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农民将有更多的收入。从经济上讲,本地农场能减少很多中间环节。在社区支持型农场(community-supported agriculture),人们能以最低廉的价格买到蔬菜。肉类可能更贵,但坦白地讲,少吃肉不会是世界末日。过去几年,各种巧妙的、成熟的、小规模的农业技术已经在发展中国家得到推广——这是我书里提到的最好的消息。

 

《科学美国人》:听起来,本地农业成功的关键,至少是要教会人们如何在不用化肥的情况下提高农作物产量……

麦吉本:是的,这取决于你在哪里。世界上不会再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农业体系,这正是我们推广以化肥为基础的产业化农业时犯过的错误。本地农业的解决方案要比产业化农业更加巧妙。现在,我们不会推广可能引发各种问题的化肥,而是在寻找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并弄清如何传播这些技术。

 

《科学美国人》:即使本地农业能发挥作用,它怎么实现可持续性,而不是推进新一轮增长呢?

麦吉本:或许,我们拥有的最重要的可持续性资产是优质土壤,在这个生态巨变的时代尤其如此——土壤可以生产大量的食物,吸收因为持续降雨而不断增加的水分,在越来越常见的长期干旱中还可以保持水分。优质的土壤正是低影响、低投入的本地农业可以带来的,而它恰恰是产业化农业所破坏的。

 

《科学美国人》:本地自给自足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像美国这样的国家,经济不发展,如何摆脱巨大的债务?美国财政部说,唯一“无痛”的解决方法就是增长。我们是否需要这样一个过渡期——通过经济增长消灭了债务,再来拥抱可持续性?

麦吉本:“无痛”并不能解决问题,仅会推迟问题发生。“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我们能否尽快改变目前的局面,以避免很可能会到来的全面崩溃?我们如何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度过过渡期?

 

《科学美国人》:首先要采取的最重要的行动是什么呢?

麦吉本:改变能源价格,以反映它对环境的危害。如果化石能源反映了它所消耗的成本,我们会看到,过渡期将以快得多的速度成为过去,新的经济体系也会很快建立起来。控制碳排放量可以提高能源价格,这是开展所有工作的必要条件。

 

《科学美国人》:对碳排放进行收费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麦吉本: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解决我们的困难,但我们能创造一个会给予我们很多补偿的世界,比如更强的群体感,与他人……及自然更亲近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们不停地以破坏社区为代价,换取消费生活。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集中修建越来越大的房子,人与人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今天,平均每个美国人拥有的好友数量仅为50年前老一辈人的一半。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翻了三番,但无论以什么标准衡量,我们反而不如以前快乐。这种认识,能让我们想到人类社会需要何种变革。为了持续性发展而放弃经济增长,人类不会失去全部。有所失,但也将有所得。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