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到 疾病除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生物 • 医学

光明到 疾病除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1月29日

每每到了秋季,早晨天空阴暗,黄昏提早降临,令人感到沮丧。人们变得更加疲惫和消沉;随着阳光迅速消失,情绪也似乎随之低落。当这种情绪袭来,你是否会忧心忡忡?情况并非这样糟,因为人们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除非你是季节性情感障碍症患者。对几百万美国人来说,在较黑暗的半年里,他们变得痛苦、抑郁、情绪低落、长期疲惫不堪,直到来年3月情绪才恢复正常。在春夏季节,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大地,直到下午的早些时候。

一般来说,人们住得越靠北,越容易患上普遍的季节性抑郁症。北纬30度以下地区,基本上没有听说过季节性情感障碍。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杰克逊维尔、休斯敦和下加利福里亚州半岛南部的圣迭戈都在北纬30度线上。佛罗里达州阳光充足,只有1%的人患季节性情感障碍;而在纽约,这个比例则高达5%;到了阿拉斯加,每10个居民中就有1个患过冬季情感疾病。

为什么某些人患病,而邻居们却安然无恙呢?如何在秋冬季节让自己的心情灿烂起来?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正在寻找答案:什么比季节性抑郁症的解毒剂更有效?为此,他们深入研究环境如何影响人类心理、大脑如何控制情感,以及内部时钟如何协调众多身体功能。

 专题-光明2_看图王.jpg

痛苦并饥饿着

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认识了季节性抑郁症。公元前5世纪,伟大的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ic)(约公元前460年—约公元前370年)就知道情感和精力会随阳光变化而变化。在《论空气、水和环境》(Airs, Waters, Places)一文中,他这样写道:阳光越充足的地区,人们越愉快、越乐观、越少患病。不过,直到20世纪中期,人们才开始真正关注这种疾病。20世纪80年代,研究人员开始深入考察冬季抑郁症。当时,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的诺曼·E·罗森塔尔(Norman E. Rosenthal)和托马斯·A·魏尔(Thomas A. Wehr)及其同事,提出了一系列诊断标准,并据此对冬季抑郁症进行客观评价。1984年,这种疾病最终被命名为“季节性情感障碍症”。

季节性情感障碍症的典型表现是生活情趣下降、心情郁闷、注意力难以集中。早晨,患者或许会说感觉“够好”,但他们的活力会随着白天的过去而消失。当一个星期接一个星期过去,黑夜慢慢延长,这些人开始封闭自己:对任何事,包括性生活,都提不起兴趣,自认四大皆空。

抑郁症也有这样的症状,不同的是与季节的联系——季节性情感障碍症总是在一年的某个特定时间发作。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精神病学家齐格弗里德·卡斯帕(Siegfried Kasper)解释道:“某些患者的症状早在9月1日就出现了,但症状变得严重,却是在10月和11月。”春天一到,这些症状便完全消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此外,抑郁症患者常常彻夜难眠,而季节性情感障碍患者的睡眠时间却超长,冬季每晚的睡眠时间比夏季每晚长4个小时。抑郁症患者食欲不振的现象很普遍,季节性情感障碍症患者却很少这样,他们常常产生饥饿感,喜欢吃碳水化合物或甜食,从而导致肥胖。

 图片.png

荷尔蒙的夜间行动

季节性情感障碍症的持续性是明显的,仅仅因为缺乏阳光,就能使情绪发生如此大的变化?阳光的多少是否关键因素?答案在于人类如何感受阳光。许多动物根据白昼长度的变化来识别季节变化,蝙蝠、仓鼠和土拨鼠就是以此来进行冬眠。阳光每天的变化和它的季节变化,会被眼睛感受到,并通过大脑进行计算。20世纪70年代早期,人们发现了执行这种分析任务的神经元束。这种神经元束就是交叉上核(SCN),它只有一粒米那么大,位于大脑的下丘脑,两个眼睛的两个视神经在它附近相交。

交叉上核是人体内部24小时不停运作的主时钟。研究者们用老鼠做试验,摘除了交叉上核的细胞,许多由正常生理节律带动的生理过程,包括睡眠清醒周期和心脏、肠和肝的功能,都随之崩溃。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两个眼球,特殊的光感受器细胞就向交叉上核神经元传递信号,要求它开始迅速活动。交叉上核整天都保持这种活动速率,就像信号塔永不熄灭。“铃声”通过许多中间步骤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也就是所谓的睡眠激素。夜间,血流中的褪黑激素增多,使人们昏昏欲睡,褪黑激素整夜都保持较高水平;然而,白天的血流里,很少能检测到褪黑激素。

褪黑激素的增减变化每天都在重复。但在一年中,这种周期变化的确切时间和延续时间是变化的。春夏季节,交叉上核神经元每天活动时间较长,秋冬时节活动时间较短。而且,每个季节褪黑激素的合成情形都不一样,并影响动物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欲、日常活动总体水平、群体接触、生殖欲望,当然还有睡眠需求。

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的托马斯在研究中意识到,褪黑激素分泌随季节变化而增减,可能是患季节性情感障碍症的关键所在。他想知道季节性情感障碍患者每天的褪黑激素产生量有什么不同。在跟踪调查若干受试者后,他发现尽管季节性情感障碍症患者褪黑素分泌的季节波动,和非季节性情感障碍症患者相似,但患季节性情感障碍症的受试者冬季夜间褪黑激素分泌时间长了38分钟。

38分钟的差异,看上去似乎无关紧要,因为6月份美国的阳光照射几乎会持续16小时, 12月份也在8小时以上。但实际上,这种差异却意义非凡。例如,褪黑激素分泌时间延长30分钟,就可以改变仓鼠的生殖方式。

 图片.png

时差作证

科学家认为褪黑激素增加是季节性情感障碍症的症结所在,因为随着春季白昼时间的延长,褪黑激素分泌时间缩短,人们恢复了对生活的兴趣。但这种解释存在一个漏洞:没有任何生理学证据表明褪黑激素分泌时间延长30分钟,就会导致抑郁症;此外,抑制褪黑激素合成的药物,对季节性情感障碍症患者似乎也没有什么效果。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可能忽略了季节性情感障碍症患者对光敏感的某些更基本的东西。在美国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睡眠与情感障碍实验室主任阿尔弗雷德·列韦(Alfred Lewy)的带领下,过去10年间,科学家们提出了更完善的理论。目前,在白炽灯、荧光灯和卤素灯的照耀下,人们或多或少摆脱了自然阳光周期的影响。清晨,大多数人体内部时钟对人造光的感受,似乎要比阳光弱,不过这些光线的信号仍能够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太阳西沉之后,人造光迫使褪黑激素保持在希望的水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人们的昼夜节律钟,是独立于实际白昼长度和季节而不停旋转的。

但季节性情感障碍症患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对他们来说,典型家庭的100~500勒克斯光照强度,并不足以告诉交叉上核——让松果体停止分泌褪黑激素。早晨,松果体继续分泌褪黑激素,尽管分泌水平比晚上低,但仍然高于正常情况下的白天水平,正常情况下,白天的褪黑激素水平几乎为零。晚上,虽然存在人造光,但褪黑激素水平还是会升高,在晚餐的时候就会抑制情感,增加了患抑郁症的可能性。

进一步完善这种理论,研究者发现褪黑激素分泌时间延后是造成季节性情感障碍症的真正罪魁祸首。季节性情感障碍症患者内部时钟进入夜间状态时间较早,上午保持夜间状态时间更长,落后于自然阳光时间,延迟了其它身体节律。对每个曾经有过长途飞行经历的人来说,都会明显地感到大脑无法轻易地消除时区转换造成的影响。长途飞行后,人们不仅疲惫不堪,而且脾气暴躁,无精打采——时差令人们情绪低落。几天后,内部时钟适应了新的晨昏转换,上述症状完全消失。多年来,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大卫·艾弗里(David Avery)一直在研究季节性抑郁症,他对这种相似性进行了解释:“季节性抑郁症患者经历了时差带来的某些不适。他们睡不着,感觉像进入了在午夜时的那种状态。正如几项研究所表明的那样,从生理学观点看,对他们来说确实是在午夜。”

 图片.png

晨浴灯光

匿名报告中患季节性情感障碍症的身体原因,为近年来提出的某种疗法提供了证据。希波克拉底时代,选择的治疗方法是让患者看太阳,这对患者的眼睛有某种程度的损害。如今,“光盒”的效果要好一些。这种盒子每边长30~60厘米,里面装有特殊的灯具,可以产生高达10000勒克斯的白光,这种强度相当于明亮夏日的室外阳光。

对许多患者来说,从昏暗的秋天到整个冬天,每天沐浴30~45分钟的明亮阳光,能显著改善他们的精神状态。不过,光浴的时机相当重要。根据各种研究,就改善患者的情绪而言,在中午进行光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而在下午光浴,价值也是有限;毫无疑问,清晨是最佳时间。患者必须早起,直接坐到光盒前面,同时喝点咖啡,看看当天的报纸。显然,强烈的光照告诉交叉上核里的计时神经元:白天开始了,结束褪黑激素夜间合成方式的时间到了。大多数报告表明,60%以上的季节性情感障碍症患者对清晨光浴有反应。

每天坚持光浴,似乎能调整时钟,使之重新与身体其余部分处于协调状态。这种调整可能矫正了褪黑激素分泌的夜间开启方式。

按照最新治疗方案,患者应当在早上6点左右坐到边长30~60厘米的光盒前。然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迈克尔·特曼(Michael Terman)说,这种严格的做法可能必须进行调整,“对某些人来说,这个时间太早了。重要的不是每天的时间,而是每个患者昼夜节律钟的‘时间’,也就是每个人每天褪黑激素产生的周期”。通过取患者血样来测定褪黑激素的含量,特曼发现了十多位患者光疗的最有效时机:晚上,在身体开始产生褪黑激素后8个小时左右,他们坐在光盒前的效果似乎是最好的。

 图片.png

多点血清素吧

最近,研究者认定,血清素——大脑的一种化学信使,影响食欲、睡眠、情绪等多个方面——是导致冬季抑郁症的“真凶”。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案开始采用延迟血清素再吸收的药物,使血液里的血清素保持较高水平,从而治疗抑郁症。事实证明,这种所谓的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也有助于季节性情感波动患者。

这表明,随着冬日阳光减少,季节性情感障碍症患者的血清素水平发生了不相称的变化。各种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血清素水平在每年1月达到谷底,随着春季白天的延长而升高。新的观点是血清素水平下降可能使某些人一起患上了抑郁症——如果他们拥有某种遗传结构的话。

如同人体内其他基因,所谓5-HTTLPR基因的两个复本存在于每个细胞内部。但是,两个等位基因并非完全相同,而是一个长、一个短。1998年,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罗森塔尔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至少有一个短等位基因的人更容易患季节性抑郁症,并出现严重的症状。多项研究也发现了一种遗传类型,在季节性情感障碍患者的家族中,13%~17%的近亲也患有季节性抑郁症,因离赤道的远近不同,比例在1.4%~9.7%之间变动。

基因、重要激素和神经传质的含量变化,以及昼夜节律失常等多种因素,似乎都对季节性抑郁症的出现产生了作用。但是,这种疾病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在21世纪,人类也不能独立于自然。我们的内部时钟依然在随季节转动。就我们所知,进化可能有助于治疗秋冬抑郁症,从而形成一种促进身体和心理更新的方式。问题是,在今天的世界,我们不可能再奢望有与季节同步的生活,季节性情感障碍患者正在更加努力地保持人类的本质。                     

 

从食欲过旺到时差反应

光疗在消除季节性情感障碍方面取得了成功,并且没有副作用。虽然并非医疗奇迹,但是有助于人们战胜其他挑战性疾病。

食欲过旺.这种无节制饮食失调症,主要折磨年轻的女性,伴随着严重的心理疾病。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温哥华分校心理学家雷蒙德·兰(Raymond Lam)认识到他的许多患者1月病情比6月严重。他作过研究,让食欲旺盛的妇女每天坐到光盒前面,仅两三次后,他们的心理问题和饮食问题似乎就减轻了。

睡眠延迟.有些人一直到深夜才能入睡,经常到上午10-11点才能起床。原因是,他们的内部时钟与昼夜周期不符。在某些场合,延续的周期被莫名其妙地反转了:患者晚上很早就上床睡觉,拂晓才入眠。纽约长老医院/威尔康乃尔医学中心生物寿命学家斯科特·坎贝尔(Scott Campbell)在矫正这种问题的时候取得了成功,入睡太晚的人在凌晨进行光浴,早起者在夜间进行光浴。

轮班工人.头一个星期他们从上午8点工作到下午4点,下一个星期他们又从午夜工作到第二天早晨8点。几乎没有一个轮班工人不患生物节律疾病。至少,许多人疲惫不堪,夜间工作注意力难以集中。虽然他们的内部时钟可以调整,但是这种调整需要几天时间,然后,他们突然又要调整回去。研究人员发现,当工作场所光照强度至少为1200勒克斯的时候,轮班工人的生物钟转变要容易得多。明亮办公室的光照通常是这个强度。然而,职业安全法律常常只要求光照强度为500勒克斯左右。

时差反应.跨越多个时区旅行后,个人的节律钟通常需要几天时间来恢复。最显著的症状是睡眠问题。研究人员在光疗是否能加速恢复过程的问题上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是,医生主张长距离旅行者最初几天尽可能接触阳光或明亮灯光。现在,某些宾馆已经开始提供模拟阳光的室内光盒或者特殊灯具,以帮助时差反应者进行调整。

 

眼睛视网膜感受到日照时间的过去,并将信息转移到交叉上核。这种神经元束只有一粒米大小,位于下丘脑,靠近两个视神经交叉的地方,是人类的主时钟。它控制每天的身体节律,例如器官活动与睡眠清醒周期。白天,交叉上核活动旺盛,通过中间步骤,抑制松果体(左)分泌“睡眠激素” 即褪黑激素。夜间,交叉上核活力下降,褪黑激素进入血流之中,使人们昏昏欲睡(右)。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