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科学的大门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信息 • 能源

敞开科学的大门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1月29日

敞开科学的大门

 

采访-DrewIM2.jpg


 ※arXiv

“科学2.0”这个名字确定,不过短短三个月。但它绝非新生事物:早在1991年,互联网还未普及,美国一群从事高能物理研究的科学家就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尝试,建立了一个名为arXiv的电子论文网站。

那些已经提交给学术期刊,但尚未被接收的文章可以在这里发表,在正规的杂志审委会提出意见之前,让全球同行先“指手画脚”一番。省去了步骤冗长的审稿过程,这种简单直接的交流方式,受欢迎的程度可想而知。

随后的十几年,数学、计算机、数量生物学、统计等众多学科也纷纷加入。这个网站已发展为近48万篇论文的集散地,自由下载不需权限。2007年,网站下载量达到4500万次,每月新递交5000篇,日浏览量近百万。arXiv创立者,康奈尔大学物理、计算及信息科学教授保罗·金斯帕格(Paul Ginsparg)说:“网上电子档案成为人们交流信息的首要场所,那些历史悠久的纸质杂志一下子就备受冷落了。” 

2001年,生物学界也迈出了试探性的一步,PubMed Central网站的出现,让人们可以免费下载论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更获参议院批准,要求它资助完成的所有学术论文必须在一年内免费向公众开放。

金斯帕格说:“所谓开放的科学,绝不等同于‘免费的科学(Free Science)’,前者还强调易于搜索和互动交流。”

 

采访-GWoBB.jpg


※OpenWetWare

2005年,新力量加入进来,它就是网站OpenWetWare(OWW),崇尚科研透明,借此让科学界加强合作。OWW建立的初衷,只是为了跨越物理距离,让不在同一个楼的实验人员即时共享信息。然而,反响出乎意料的热烈。到2008年,已有来自全球的4100名科学家成为注册用户,在这里交流实验经验。

就像最初预计的那样,OWW在促进科学家合作方面的成就也可圈可点。2005年,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巴里·卡顿(Barry Canton)在OWW网站上发表了一个建立“标准生物模型数据库”的构想,他原本并没有期望什么结果。但九个月后,万里之外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研究生文森特·鲁伊(Vincent Rouilly)读到了这个帖子,灵感大发,并立即联系上卡顿,二人一拍即合。现在,这个模型已在若干重要会议上展示。

但OWW没有arXiv幸运,它不受版权法保护,甚至已出现过出版商在未经OWW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引用他们贴出的实验方法;另一位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用户毛里齐奥·贝多亚(Mauricio Bedoya)也向实验室负责人抱怨,如果OWW不能开发一些隐私空间,她将把敏感结果单独记录,不予公开。她的理由是:“竞争对手不公开他们的结果,却共享我们的数据,这根本不公平。”

不过对于更多笃信科学2.0的研究人员来说,剽窃似乎丝毫不构成威胁。一位从事物理研究的OWW用户甚至认为,别人“偷走”了他们的想法、并提前一步付诸实现再好不过,因为他可以朝下一个问题努力了,“出色的研究人员通常有许多好主意,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实施,更多人一起探索,终将有利于你的研究”。当笔者就贝多亚关于公平的顾虑进行询问时,今日OWW主管洛里·勒琼(Lorrie LeJeune)回答:“这不是公平不公平的问题,而是每个人如何选择的问题。每个研究人员都须自己权衡信息共享的好处和风险。”

 

采访-iceberg.jpg


 ※UsefulChem

UsefulChem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的化学家让-克洛德·布拉德利建立的,与OWW同为科学2.0的典范。2006年,布拉德利甚至给自己所标榜的开放科学分支单独命名为“开放笔记本的科学”(Open Notebook Science)。顾名思义,你能从他的网站上看到实验室成员如何计划实验、为何成功和失败,能看到每一块蛋白胶和每一张底片。照他自己的话说,其精髓是“毫无隐瞒的数据”。“如果未曾公开实验细节,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结识现在的合作者”。

谈到风险问题,布拉德利自信地说,有过剽窃前科的科研人员再也得不到信任,因此很少有人会铤而走险。他还表示,与其受竞争对手偷窥,公开科研结果反而安全。

这一点立刻招到质疑,芝加哥大学生物学博士生劳拉·萨特坎普(Laura Satkamp)称其过于“理想主义”:“竞争对手偷窥的概率明显小于公开结果的风险,不能不提防贪婪和自私的人。这个时代相信文章,审批基金的时候不是看你在论坛里发了多少言。”而布拉德利“公开实验记录不比会议交流更危险”的言论也遭到芝加哥大学细胞生物学教授本杰明·格利克(Benjamin Glick)的反驳:“网络交流和会议交流有区别,会议上,你可以选择你信任的人,或者暗示他你给了他信任;然而,通过网络,你根本不知道‘听者’是谁。”

 

采访-labpic.jpg


 ※PLoS ONE

2006年12月,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杂志出版了网络版PLoS ONE,继续推动科学研究的开放。PLoS ONE诞生之初,就号称要颠覆四百年传统,实现“真正的同行审阅”,即文章生死大权不再由几位科学家代表掌握,一旦技术细节通过审查,文章即告“发表”,接受全球同行的公开评审。尽管新制度仍在批评中磨合,网上审阅的支持者却不乏其人。2007年底,1000多篇网上论文成为PLoS ONE的周岁贺礼。

 

采访-whoRRedfield.jpg


 ※科学博客

博客也被科学家赋予了“合作研究”的潜力,只是展示在这里的不是数据,而是科研感悟。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生态学副教授罗西·雷德菲尔德(Rosie Redfield)的号召下,几乎每个实验室成员都写科研博客。雷德菲尔德对促使她做出这些努力的一篇博文津津乐道:“在科研中,被人抢了先发表成果或者申请专利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因此便回避竞争,则是一种资源浪费;进行不正当竞争,以致采取什么都保密,则是另一个极端,同样是资源浪费。” 雷德菲尔德说:“我们希望别人了解我们在做什么。虽然实验室以外的人员给我们留言的不多,但是我们确实曾从中获益。”尽管教授中浏览博客的人数还不足一成,拥有科研博客的更是少于1%,电子论文网站arXiv最近还是新增了链接到相关科研博客的功能,组织者希望网站巨大的流量能带动博客浏览量,同时希望留言机制能够鼓励博主写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倡导“开放笔记本”的布拉德利却对此略有微词:“博文多数只是‘纸上谈兵的闲聊’。只有真正看到原始数据,人们才有权利对研究作出评价。”

采访-schneiderman_2.jpg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