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克莱门斯(Samuel Clemens)(就是著名的马克·吐温)曾诙谐地对自己无法摆脱尼古丁依赖进行自嘲。如果得知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恐怕他还愿意进行第1,001次戒烟。
1982年,当时受聘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沙克特(Stanley Schachter)发表了一篇论文,声称他采访的多数烟民和肥胖者都在没有接受任何专业治疗的情况下康复了——这一结论在成瘾研究领域掀起了论战风暴。沙克特引用的一项研究还显示,有更多的海洛因吸食者未经治疗就自行康复了。
最具争议的一点是,沙克特发现通过所谓“自我抑制”痊愈的患者,实际上比经过专业治疗而痊愈的人更多。对此,他给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寻求治疗的人也许比“自我抑制”者瘾癖更深;科学研究通常只关注某一次改变尝试,而他的采访则覆盖了人们一生所作的努力。沙克特说,也许一个人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沙克特的结论遭到了强烈的质疑和反对,尤其是“成瘾疾病模型”(disease model of addition)的信奉者——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成瘾是一种由成瘾物质(药物或酒精) 引起的生理和心理疾病。一旦患病,患者便难以控制成瘾物质的使用,而彻底避免沾染此物质是治疗疾病的唯一途径。这些支持者不相信有那么多人能够彻底戒除瘾癖,更别说在没有专业治疗的情况下了。另有一些研究人员对沙克特工作的科学价值也表示质疑,因为沙克特的研究样本数量少,取样不随机,结论基于调查对象对过去行为的自我陈述,而这往往并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然而,他的发现就像一种催化剂,鼓励更多的研究者开始研究成瘾行为中的“自我抑制”。究竟有多少人“自我抑制”并且成功摆脱了酗酒和毒瘾呢?
成功几率
多伦多成瘾及心理健康中心(Center for Addiction and Mental Health)的心理学家雷金纳德·斯马特(Reginald Smart)回顾了“自我抑制”在酗酒人群中广泛应用的相关研究。从他的综述及其他文献中,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 多数戒掉酒瘾的人没有接受任何治疗,也没有参加互助小组。
■ 一些研究表明,大部分“自我抑制”戒掉酒瘾的人,都在以后至少八年时间内保持了良好的状态。
■ 许多酗酒者戒掉酒瘾后,能够适量饮酒但不上瘾。
■ 相对来说,寻求治疗的人往往酒精依赖程度更严重,并伴有其他相关问题。
尽管毒品成瘾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但结果与酗酒大同小异。简而言之,“自我抑制”比专业治疗在戒毒过程中应用更为广泛。很多“自我抑制”的瘾君子都戒毒成功;相当一部分瘾君子在戒掉毒瘾后仍偶尔使用毒品,但用量没有恢复到戒毒之前的水平,并且他们能很好地维持自我抑制后的状态;寻求治疗的人通常比不寻求治疗的人问题更加严重。
从越南战场退伍的美国军人的经验尤其值得参考。当年执教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社会学家李·N·罗宾斯(Lee N. Robins)及同事,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退伍军人吸毒及戒毒的研究。这些研究从1974年开始,发表之后即被广泛引用。在美国海外战场,约20%的士兵染上了毒瘾。回到美国后,科学家对他们进行了为期3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曾经吸毒的士兵中仅有12%的人毒瘾状况仍与在越南时相同;不到5%的人通过治疗摆脱了瘾癖。罗宾斯的研究还表明,戒除毒瘾没有必要完全隔绝毒品。尽管在越南吸毒的士兵中将近一半的人在返乡之后再次尝试过毒品,但只有6%重新上瘾。
罗宾斯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抑制”对于戒除毒瘾的作用非常大,但这些研究也成了众矢之的。例如,多数在越南开始吸毒的士兵服役前并没有毒瘾,说明他们并不具代表性;他们的毒瘾也许是由于服役期间的压力所致,因此回家后自然比较容易戒掉。然而后来人们发现,多数退役后仍然吸食毒品的人并没有上瘾,并且他们回到家后,美国反越战风气盛行,他们承受的压力并不小。因此上面第二条批评是站不住脚的。
下一步行动
“自我抑制”对帮助人们摆脱酒瘾及其他瘾癖究竟有多大潜力,我们仍需更多更详尽的研究来揭示。但现在的研究受限于一些重要名词的定义差异,如“成瘾”、“治疗”和“痊愈”等。研究要利用对过去行为的描述,跟踪调查也通常历时较短,这些都是尚待解决的问题。此外,目前也没有任何研究探测“自我抑制”对处方用药上瘾的疗效。我们还需要确定人们摆脱毒瘾后,是否会寻求另一种瘾癖来替代。至少有一项研究显示,许多人戒毒之后又开始酗酒。由于存在上述及其他不确定因素,我们报道的数据都只能作为近似的估计。
虽然我们可以从文献中列举出一些鼓舞人心的初步成果,但我们仍感到,许多成瘾方面的专家并不看好“自我抑制”。对于他们可以接触到的酗酒者和瘾君子,也就是那些寻求治疗的人来说,他们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
然而,将寻求治疗的人看作是酗酒者和瘾君子的代表,也许并不正确。原因有二:首先,就医者的状况通常更为严峻;其次,他们也许恰恰是尝试“自我抑制”但屡次失败的群体。
我们可以从那些依靠自身力量成功戒除瘾癖的人身上获得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不管这些人是如何办到的,他们的方法都是可行的。除了针对嗜酒者和瘾君子,我们已经开始将“自我抑制”应用到其他成瘾领域,包括酒瘾、烟瘾、贪食和赌瘾。我们还需要更加深入了解“自我抑制”,以及它如何发挥作用。这些知识将帮助没有寻求专业治疗的人摆脱瘾癖,同时也将更好地完善现有的治疗措施。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