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美元治愈丙肝
一种新药已经可以治疗丙肝,但一个疗程超过10万美元的价格,却可能让普通公众望药兴叹。
撰文 杰西卡·韦普纳(Jessica Wapner) 翻译 贾明月
为了找到一种更好的办法来治疗衰竭性肝病,科学家已经努力了10年。现在,这份努力终于开花结果。今年年底,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可能批准一种可以治愈丙型肝炎(hepatitis C)的新药,这种新药治愈丙肝的速度要比目前的疗法快,而且副作用更少。丙肝是一种慢性感染疾病,折磨着全世界1.7亿人,每年造成35万人死亡,其中包括1.5万美国人。
然而,这种突破性新药价格高昂,除了最富有或购买了非常完备的保险的人用得起之外,其他人可能只好望药兴叹。这种药物含有两种有效成分,其中一种目前已经单独上市,价格为每剂1 000美元或整个疗程(12周)84 000美元。而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可能花费更高。医生和患者权益组织对此颇为不满,而且保险公司也打算,当这两种药物上市之后,要对它们采取定量配给的策略。
毫无疑问,在未来几个月,医生、患者、经济学者、保险公司仍会激烈讨论,那两种药物值不值那么多钱。不过,有一点其实是比较肯定的:这两种药物的疗效是前所未有的,它们的问世是一个重要成就。也许,我们仔细考察一下研发这些药物涉及到的化学难题,就可以理解,它们为什么这么贵了。
迅速而无形
有时,新药也来自意外,比如,产生青霉素的霉菌是在被遗忘的培养皿里长出来的。不过更多情况下,要找到一种药物,科学家首先要经年累月地研究引起疾病的原因是什么。要理解丙肝新疗法背后的科学原理,首先需要解释这种病毒的名字的含义。
“肝炎”(hepatitis)是一个统称,泛指由某类药物、毒素、过量酒精或感染(不管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造成的肝脏严重炎症。科学家分离出了一系列专门破坏肝脏的病毒,丙型肝炎英文名称中的C,就是指这类病毒的第3种。20世纪70年代中期,科学家发明了血液检查方法,鉴定出了甲肝和乙肝病毒,前者可以通过食物和水传播,后者则往往通过性交、共用针头或接触被污染的血液传播。
很快,科学家又发现,还有一种肝炎病毒也在全球悄然扩散,而且比甲肝、乙肝病毒更可能对肝脏造成永久性损伤。1989年,他们找到了这种病毒。由于丙肝病毒感染后,一般只有在病程后期才会引发症状,因此公共卫生官员估计,美国至少有130万人感染了丙肝,而感染者自己却不知道。科学家还发现,丙肝病毒的基因变异得非常快,全球已经出现了几种基因不同的变种,这也让丙肝疫苗的研制成为一大难题。相反,乙肝病毒的变异没有这么快,自从20世纪80年代起,乙肝病毒感染已经通过疫苗接种得到了控制。甲肝病毒感染通常在几天之内就会引发症状,这种病也可以通过疫苗预防。
长时间以来,丙肝的标准疗法都是注射合成干扰素(interferon,免疫系统中对付病毒的强力蛋白),外加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ribavirin)。这种组合疗法对25%~75%的患者有效——对哪些患者有效,要看丙肝病毒的基因型。但是,这种疗法的副作用往往让人难以忍受,比如严重的流感症状、疲劳、抑郁和贫血。此外,丙肝病毒常常会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导致病情恶化。
治愈之路
为了开发出对丙肝病毒有效的疗法,科学家需要先了解构成病毒外壳的多种蛋白质,以及其遗传物质RNA的精确顺序——20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科学家都在做这项工作。
有了这些信息后,科学家还要开展一系列不仅需要很长时间,还很“烧钱”的试验。他们以一种蛋白酶(protease)为目标,来对付丙肝病毒,因为病毒必须依赖蛋白酶完成复制。经过最初的一些挫折之后,福泰制药公司(Vertex Pharmaceuticals)的科学家与合作者研制出了蛋白酶抑制剂特拉普韦(telaprevir),而先灵葆雅公司(Schering-Plough,2009年被默克公司收购)的科学家则开发出了波西普韦(boceprevir)。临床试验中,同时接受标准疗法(利巴韦林+干扰素)与两类新药的患者中,60%~75%的人的血液中检不到病毒;而仅接受标准疗法的患者中,这个比例只有不到44%。
2011年,FDA批准了这两种新药上市,但胜利的欢欣很快被失望取代。这两种药物的副作用非常可怕,而且只对特定基因型的丙肝病毒有效(即1型病毒),这种基因型的病毒在美国和加拿大是最常见的,但在丙肝流行的其他国家很罕见。此外,新疗法仍然需要使用利巴韦林和干扰素——这两种药物也有副作用,这是一个巨大的缺陷。
人们对于特拉普韦和波西普韦的热情逐渐褪去之后,又锁定了两种有望成为新药作用靶标的病毒蛋白。不过,科学家从最初的研究中吸取了教训:只令一种酶或蛋白质失活肯定不够。为了压制丙肝病毒,有效的药物必须将自身整合进病毒的基因序列,以使病毒基因无法进行复制,进而不能生成新病毒。另外,为了避免可能的副作用,新药物必须迅速、直接地到达肝脏,尽可能绕过其他器官。
Pharmasset公司从2005年左右开始研究的核苷酸类似物(nucleotide analogue),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上述标准。由于与DNA和RNA的结构单元类似,核苷酸类似物可以插入病毒的基因,然后迅速分解,干扰病毒复制。
但是,有几个重大的生化难题需要解决。首先,核苷酸类似物是水溶性的,它们无法穿过肠道的脂肪层(因为脂肪和水互不相溶)到达血液,也就无法随血液到达肝脏。此外,磷酸基团(核苷酸的组成部分)携带两个负电荷,而肠道的膜是电中性的,这进一步限制了核苷酸类似物在其中移动的能力。最后,身体中的其他酶很容易把磷酸基团从核苷酸类似物中夺走,这会让它失效。
Pharmasset公司的迈克尔·索非亚(Michael Sofia)解决了上述问题,他在核苷酸类似物上添加两个酯类基团,这种做法既屏蔽了负电荷,又让药物具有了脂溶性,这样它就能进入血液了。到达肝脏细胞内部以后,原本会干扰磷酸基团的酶转而攻击酯类基因,这样就可以解放核苷酸类似物,发挥药物作用了。为了表彰索非亚的贡献,这种新药被命名为索非布韦(sofosbuvir)。Pharmasset公司则在2011年,以110亿美元的价格被吉利德公司(Gilead)收购。
在随后的一项大型研究中,327位患者接受了索非布韦+利巴韦林+干扰素的治疗,其中295名患者的血液在12周后已无病毒迹象。在进一步试验中,患者连续12周使用索非布韦+利巴韦林的效果,与连续24周使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的效果相同:67%的患者血液中的病毒消失了;而未用干扰素的患者中,发烧、抑郁等副作用更少一些。2013年末,FDA批准联合使用索非布韦可与利巴韦林,来治疗丙肝。
但索非亚和同事并未就此止步,在开发索非布韦的过程中,他们也研究了其他药物,这些药物会抑制不同的病毒蛋白,有可能不需要持续使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因此,索非亚和同事在另一项研究中,就同时使用了索非布韦和另一种药物达克拉塔斯韦(daclatasvir,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生产),结果几乎所有患者都痊愈了,副作用也比从前小得多。
在那之后,吉利德公司又开展了另外3次试验,检验索非布韦和莱迪帕斯韦(ledipasvir)的联用效果。结果,在感染了基因型1型丙肝病毒的患者中,索非布韦和莱迪帕斯韦的治愈率至少可达94%。本文开头提到的、将于2014年10月得到FDA批准的药物,正是由两种药物混合而成的日服型药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组合药物预示着丙肝治疗的新时代。效果同样很好、针对其他基因型丙肝病毒的类似药物,目前处在临床开发的最后阶段。
价格障碍
研究人员要跨过的最后一个障碍就是,要保证患者买得起这些昂贵的药物。丙肝此前属于慢性病,而由于即将投入市场的组合药片的疗程只有12周,所以与慢性病相关的其他花销将被抹掉,使得疗法的总花费可能比从前要低。获得FDA批准后,吉利德才会宣布这种混合药片的零售价。
约翰斯 · 霍普金斯大学传染病学系系主任戴维·托马斯(David Thomas)认为,尽管我们可能通过上面说到的方式来节省花费,这种药物的价格对全球医疗保健行业来讲都是一个障碍。很多患有丙肝的美国人都很穷,还有几十万患者是囚犯。超过10万美元的价格,足以让大众敬而远之。
保险公司和其他第三方支付者也很担心药物的标价。快捷药方公司(Express Scripts)为超过3 500家公司提供福利管理服务,这家公司的发言人布莱恩·亨利(Brian Henry)说:“我们从没有为这么大的群体负担过这么贵的药。现在用来治疗一名丙肝患者的费用,可以占到一家小型企业药费预算的大部分。”
制药公司则称,费用不会成为用药障碍。和HIV药物的策略一样,吉利德公司计划在美国境内为患者提供援助;而在美国之外,他们会有偿将药物生产许可发放给经过挑选的仿制药生产商,并在中低收入国家降低售价。埃及的丙肝患病率为全球之首,在那里,索非布韦28天的剂量售价仅为300美元。
FDA审批索非布韦的会议上,索非亚听取了一位患者的陈述,这位患者几乎是在最后关头才被新药拯救。索非亚说:“这样的故事让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很值得。”
还有多少人会讲述这样的故事?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