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如何追溯延续了几个世纪的线粒体DNA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生物 • 医学

科学家如何追溯延续了几个世纪的线粒体DNA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2月06日

科学家如何追溯延续了几个世纪的线粒体DNA

解答专家:伯特·伊利(Bert Ely)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生物学家

 

在世代之间,线粒体DNA(mtDNA)一般不会发生太大改变。线粒体DNA只能通过母亲传递给孩子,父亲不会传递线粒体DNA。

线粒体DNA确实会发生突变,但并不经常发生——在后代中,发生变异的几率还不到1%。因此,一个人的线粒体DNA可能与十几代之前的直系母系祖先相同,利用这种共同的遗传特征,就可以将生存年代相去甚远的人联系起来。例如,如果某种线粒体DNA主要发现于非洲,我们就能断定,在世界其他地方,具有这类线粒体DNA的人的母系祖先来自非洲。

大多数DNA都存在于人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或细胞核 (包含所有染色体的细胞中央被膜包围的部分) 中,线粒体DNA则是个例外。线粒体是一种小型细胞器,存在于各种植物和动物细胞中,主要负责为细胞提供能量,保证细胞功能正常运行。每个线粒体都含有自己的DNA和蛋白质合成结构。

由于人类的线粒体DNA罕有变异,因此在环球旅行出现之前,各大洲人群都有独特的线粒体DNA。因此,科学家能根据线粒体DNA上最可能发生突变的的区域——Hvrl区,为那些最“年轻”的线粒体DNA找到它们的起源地。科学家可以通过分析Hvrl区,找到线粒体DNA在过去代代相传时出现的所有突变记录。各大洲发现的线粒体DNA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这些累积多年的突变。

即使在同一个洲,人类线粒体DNA的变异也存在区域差异。因为同一位母亲的后代极有可能毗邻而居,她的线粒体DNA上的突变通常会局限在她居住的地区。无论何时,人们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他们的线粒体DNA也会随之迁移。例如,住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人,曾经进行过大范围的迁移。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在非洲的许多国家,人们体内的大约半数线粒体DNA都很相似。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