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的野外 “药箱”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生物 • 医学

猴子的野外 “药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2月06日

当一只猴子鼻塞或头痛时,它不可能像人类那样奢侈地从医药箱中取出几粒止痛药。那么生活在野生环境下的猴子是怎样处理普通感冒、咳嗽的呢?

为了研究雨林是否能为猴子提供等效于泰诺感冒药的“药品”,美国佐治亚大学的生态学家里亚·R·盖伊(Ria R. Ghai)和同事在乌干达基巴尔国家公园(Kibale National Park),对100多只红疣猴进行了长达4年的观察。

研究人员发现,感染了鞭虫寄生虫的猴子一般会更多地休息,减少活动、梳理毛发和交配的时间。他们还发现,病猴食用的树皮数量是健康猴的两倍,即使两者的进食时间相同。这项研究已发表在9月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

这些富含纤维的食物能帮助猴类有效清除入侵胃肠道的病菌。但是盖伊认为猴子食用这些树皮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生病猴子最爱吃的9种乔木和灌木中,有7种是已知具有药用功效的,比如可以抗菌和止痛。很可能猴子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治愈了自已的疾病,当然盖伊还不能排除存在其他的可能性。但不管怎样,这些生病的猴子食用的植物,与当地居民治病时使用的完全相同,包括治疗鞭虫感染时用的植物。盖伊说,这绝不像是一种巧合。

资讯

“21世纪的计算”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10月28日早上九点不到,新清华学堂的门口就已经挤满了有待进场的学生和其他参会人员。这场与计算机前沿技术紧密相关的会议显得十分特别,大多数听众都是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学生、教师和一线研究人员,站在台上演讲的不是图灵奖获奖人就是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的教授。和许多喧嚣的互联网大会不同,这场在深秋的大学校园中举办的会议并不想推销华而不实的概念,他们想讨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真正的前沿技术和行业趋势。

自成立之初,微软亚洲研究院就一直在推动“21世纪的计算”国际学术研讨会,每次请来交流的都是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这次微软亚洲研究院又和清华大学联手,请到了莱斯利·兰伯特(Leslie Lamport)和迈克尔·斯通布雷克(Michael Stonebraker),他俩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获得了素有计算机领域最高荣誉之称的图灵奖。兰伯特可以说是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奠基人,为现代分布式计算方式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还改进TeX排版系统,创立了LaTeX。斯通布雷克则是数据库技术与研究的先驱,先后研究开发了多种数据库,为大数据的操作和处理提供了不同的工具。

前沿 (2) 1.jpg

“无论是在甲骨文、亚马逊还是在谷歌公司,都有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做研发,全球任意一家高科技公司对创新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因为大家都相信,研发才是通往创新的最佳渠道。”微软资深副总裁皮特·李(Peter Lee)说,“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出现,支撑起了现在的人工智能研究,在未来,这些技术甚至会引领全新的工业革命。”

为了促进前沿技术的交流和讨论,微软亚洲研究院每年都会举办“21世纪的计算”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在它已经成为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一项传统项目。早在2005年时,“21世纪的计算”学术研讨会就以“无‘数’不在的计算”为主题讨论了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的重要意义。如今看来,当初的预言已经带领微软等公司在语音识别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今年“21世纪的计算”大会的主题是“人工智能,无限可能”,各位顶级科学家和一线研究人员讨论了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全新的技术到底能把人工智能技术推进到什么样的程度,在未来这些技术还有哪些潜力可挖。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