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超新星遗迹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天文 • 物理

搜寻超新星遗迹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2月07日

白矮星核爆明亮耀眼,其动力来自何方?

撰文:约翰·麦特森(John Matson)

翻译:庞玮

 800px-SN1994D.jpg

一颗Ia型超新星也许是施暴者与受害者的终极对立组合——一颗恒星从伴星那里窃取物质,达到临界质量,进而变得不稳定,最终释放出强大的核爆冲击波,足以将那可怜的受害者化作齑粉。

上述这些场景中的施暴者很清楚:Ia型超新星爆发中,爆炸的是名为白矮星的小而致密的恒星,而那个受害者的身份却一直是个谜。传统上,科学家相信这些受害者都是像太阳那样的主序星,或是蓬松的红巨星。然而最近的一些研究却指出,出于某些我们目前知之甚少的机制,在这些惨剧中可能出现的大多是一对白矮星,其中一个将其同伴吞食,然后自己爆发成超新星。

2012年9月27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支持后一种看法,并断言从主序星或红巨星演变而来的Ia型超新星只占少数。加那利群岛天体物理研究中心的乔奈·冈萨雷斯·霍尔南德斯(Jonay González Hernández)和同事对Ia型超新星1006爆发中的受害者展开了搜寻,结果什么也没找到。这种伴星遗迹的缺失似乎将大型恒星排除在受害者名单之外,因为如果伴星是大型恒星,其核心应该能躲过劫难,遗留下来成为可观测的证据,而白矮星伴星则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结合其他一些基本上徒劳无功的对超新星伴星遗迹的搜寻工作,研究人员推测,只有不到20%的Ia型超新星符合经典假设中的场景。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拉斯昆布瑞天文台全球望远镜网络(Las Cumbres Observatory Global Telescope Network)的天文学家安德鲁·豪厄尔(Andrew Howell)认为,20%的估计“过于夸大其辞”。他说,一颗比太阳稍小的普通恒星也不会留下任何可观测的痕迹,同样也适合充当超新星1006的伴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