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猫抓热”背后作祟的细菌仍然笼罩在迷雾之中。
撰文:玛丽萨·费森登(Marissa Fessenden) 翻译:高瑞雪
猫爪热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温和的疾病,症状类似流感。但是,引起猫抓热的细菌也会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吗?这是困扰了兽医界多年的一个问题,现在也引起了内科医生们的兴趣。几十年的病例报告显示,疲劳、慢性头痛、肢体麻木、疼痛、认知功能障碍和巴尔通氏体感染之间存在着关联。然而,研究人员还没有得出明确的答案。
最近的研究发现,一位风湿病学家的296位患者中有41%在体内检测出了巴尔通氏体属微生物的DNA片段。他们中的许多人曾多方寻医访药,却仍然没有找到解除病痛之法。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新兴传染病》杂志(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12年5月号上。此后,杂志编辑收到了两封对这项研究成果的评论信件,发表在了2012年11月号上。这两封信表达了对病人入选标准以及把低阈值作为传染证据的关注。“如果没有确凿证据,我们在把疾病X、Y、Z归因于巴尔通氏体感染时就必须审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流行病学家克里斯蒂娜·尼尔森(Christina nelson)说。她认为这项研究结果难以诠释出明确的意义。
这种病原体难以捕捉的生物特性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它们在宿主体内能够通过改变表面蛋白质和躲进血管内部来躲避侦察。此外,它们还可以根据是寄生在哺乳动物宿主体内(如猫或狗),还是昆虫宿主体内(如跳蚤或蜱)来改变策略。“我们现在知道的连冰山的一角都算不上”,当谈到对巴尔通氏体的了解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医学教授简·克勒(Jane Koehler)说。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