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加里·斯蒂克斯(Gary Stix) 翻译 杨宁宁
美国政府曾多次宣布,要研制某种药物,或征服某种疾病,但最终往往以失败告终。因此,很多科学家都对奥巴马政府提出的、要在2025年之前预防或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目标持怀疑态度。“对任何研究计划设定一个限期,总会让人们产生过高的期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神经学教授肯尼斯·S·科西克(Kenneth S. Kosik)说,“科研不像流水线生产那样,可以规划想得到的结果。” 一年多前,奥巴马签署了美国“国家阿尔茨海默病计划法案”(National Alzheimer’s Project Act),白宫在今年2月,将该计划的最终草案提交给了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部长凯瑟琳·西贝利厄斯(Kathleen Sebelius)。该计划包括,在今年内,要给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提供5 000万美元的经费。
2025年这个时间期限,并不像看起来那么不切实际。在战争中,预测出敌人的下一步行动,就取得了胜利的一半。近年来,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来说,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进展,相当于为这场“战争”做了侦查工作。研究表明,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脊椎穿刺以及一些仍处于实验室测试阶段的新方法,能在患者首次发病前的10到15年,就检测出阿尔茨海默病特有的异常蛋白质积聚现象。利用这些方法,科学家甚至能在更早,也就是患者还处于中年的时候,就发现他们大脑深处长期存在的炎症反应,或者弄清楚线粒体在什么时候开始释放有毒物质。这些现象,通常会在人们的衰老过程中出现。然而,在某些人中,这些变化会与有害基因或其他未知风险相互作用,启动一个缓慢的生理过程,最终导致阿尔茨海默病。
一些走在前面的研究团队已经在筹划,如何利用此类分子情报来开展研究。今年2月,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在《科学》(Science)杂志网络版上报道称,一种抗癌药物能从小鼠脑部,清除阿尔茨海默病发病过程中产生的毒性β-淀粉样蛋白,而且这种药物的副作用相对温和。该药物将接受人体实验的检验,如果确实有效,就将吹响人类反攻的号角。
从目前来看,一些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即这类患者特有的生物分子),极有可能为研究人员铺就一条道路,通往减缓认识衰退,打败阿尔茨海默病的目标。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