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疗法恢复视觉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生物 • 医学

基因疗法恢复视觉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2月07日


一种基因疗法能帮助遗传性失明患者恢复视力。

撰文 费里斯·贾布尔(Ferris Jabr) 翻译 杨宁宁

 

经过几年的挫折,基因治疗再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一次,对于一出生就失去视力的患者,基因疗法显示出了不错的治疗效果。

从2008年到2011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神经科学家简·贝内特(Jean Bennett)和同事利用基因疗法,对12个因患有莱伯先天性黑内障(LCA)而失明的成年人和儿童进行了治疗。 LCA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眼病,患者会因为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死亡而失明。通常,患有这种疾病的儿童出生时视力很弱,病情会随着越来越多的感光细胞死亡而恶化。

LCA的出现,是因为视网膜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科学家研究出了相应的基因疗法。在感光细胞内,基因突变会阻碍某种酶的合成,这种酶能从视黄醇(维生素A的一种形式)中分解出一种物质,而这种物质是感光细胞检测光,并将光信号传输到大脑所必需的。

在最初的研究中,贝内特和同事为12名患者治疗了两眼中的一只,6名患者的视力大幅提高,已经不再符合失明的标准。今年2月,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后续研究中,研究人员从那12名患者中挑选了3名女性,向未经治疗的眼睛注入了功能性基因,随后半年里,他们跟踪观察了这3名女性。结果,只要了两周时间,她们那只眼睛的视力就有提高:她们可在昏暗的灯光下避开障碍物,能阅读大字体文本,还能识别人脸。

sa0412Adva11.jpg

而且,三位女性患者不仅眼睛对光线更加敏感,大脑也对光信号更敏感。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表明,在基因治疗之前,患者的视觉皮层处于“脱机状态”,而接受治疗后,这块区域活跃起来了。令人惊讶的是,第二轮基因治疗后,大脑对首轮治疗中的那只眼睛的反应也有所增强。这也许是“因为两只眼睛行动一致, 并且视觉在某些方面依赖于双眼视觉,”贝内特说。

贝内特认为,基因疗法对于年龄更小的、感光细胞尚有存活的患者会更有效。对于LCA和其他形式的遗传性失明患者来说,这项研究“真是个好兆头”。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