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提高后代繁殖率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生物 • 医学

母亲提高后代繁殖率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2月07日


常与母亲呆在一起的公猴更容易求偶成功。

撰文 琼·雷蒙德(Joan Raymond) 翻译 揣少坤

 

对人类来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的男人可能很难找到红粉佳人共度情人节。但对于绒毛蜘蛛猴(northern muriqui monkeys)来说,平时经常呆在妈妈身边的公猴,反而能在交配季节获得一些优势。

这一发现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文章指出,在某些物种中,雌性可能进化出了一种能力,可以提高雄性后代的繁殖成功率。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人类学教授凯伦·斯特里耶(Karen Strier)介绍说,这篇论文是“祖母假说”的一种扩充——这个假说认为,雌性动物的生育期结束后,之所以还能存活那么久,是因为它们要花时间来帮助后代。

前沿 (2).png

斯特里耶和同事在巴西大西洋森林(Atlantic Forest)的一个保护区内,观察了67只野猴,包括幼猴及其“母亲”和可能的“父亲”,并收集了这些猴子的遗传数据。他们发现,在13只成年公猴中,有6只和“母亲”一起相处的时间长于预期,而后代最多的,也是这6只公猴。

研究人员仍在调查其中的原因。斯特里耶说:“我们没有直接观察到母猴如何帮助‘儿子’寻找配偶,也许是因为和母亲离得近,这些公猴看到了雌性发情时的样子,从而更熟悉异性的行为。”斯特里耶教授还发现,这些公猴从不近亲交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许受益于母猴的协调作用。由于“母亲”的影响,猴子间的交配不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随机了。

这些发现将有助于保护一些关键的濒危物种。斯特里耶说:“为增加这些动物的生育率,我们应该尽可能避免让雄性动物游离于家族之外。”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