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细胞植入DNA电路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生物 • 医学

向细胞植入DNA电路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2月07日


微型生物计算机研究有了新进展。

撰文 蒂姆·雷夸特(Tim Requarth) 克雷格·怀恩(Greg Wayne) 翻译 冯志华

长期以来,纳米医学的研究者都梦想能制造出可以植入人体的、分子大小的计算机设备,用来监控健康状况,并在疾病恶化之前就开始进行治疗。这类由生物材料制成的计算机的优势在于,它们掌握了生命体的“生化语言”。

最近,一些研究团体报告了他们在这一领域取得的进展。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科学》上发表文章称,他们利用一种名为“交互门”(seesaw gate)的DNA纳米结构,构建了类似微处理器的逻辑电路(logic circuit)。硅元件是利用电流来表示1和0,而基于生物材料的逻辑电路,则是利用试管中的DNA分子浓度。当新的DNA链加入试管,这就代表输入。此时,溶液中会发生一系列级联化学反应,释放出不同的DNA链,这表示输出。理论上,输入的DNA分子代表某种疾病的分子指示剂,而输出的DNA,则是治疗这种疾病的合适分子。通常,在试管中构建这类计算机会面临一个难题,即分子间发生的反应很难控制。“交互门”的优势在于,特定的“门”只对特定的输入DNA链起反应。

340px-DNA_Structure+Key+Labelled.pn_NoBB.png

后来,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还在《自然》上发表论文,展示了这种技术的威力:他们构建的DNA的逻辑电路能玩一种简单的记忆游戏。如果这种带有记忆功能的电路能植入活细胞,那么它们就可以根据细胞内的一些线索识别并治疗复杂疾病。

目前,这类电路还不能植入活体组织,部分原因是,它们与活细胞的“沟通”能力还很有限。最近,麻省理工学院的谢震(zhen xie)及其合作者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上。他们设计了一种基于RNA的电路,更加简单,但仍能识别出混在正常细胞中的癌细胞。更重要的是,这种电路还能触发癌细胞的自我毁灭机制。

这两种技术都只能在人工环境下使用。不过,科学家在DNA电路上取得的进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颖而强大的平台,为生物计算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