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人一样,寄居蟹和其他一些动物会把同类遗留下来的东西当成宝贝。
撰文 伊凡·崔斯(Ivan Chase) 翻译 龙红岸
这一幕也许看起来很奇怪,但它却是我研究生涯中最幸福的一瞬。十年来,我一直在想,寄居蟹是否会占据其他寄居蟹留下的空螺壳,此刻,这个想法终于得到了证实。我是第一个观察到动物利用 “空位链”的人。空位链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定义的一种交换资源的有序方法,可以让每个个体通过占有其他个体丢弃的财物而受益。虽然寄居蟹只有简单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它们仍然进化出了复杂的社会行为去充分利用空位链。
可能研究人员很快就会在其他动物中观察到这种现象。已经有初步证据显示,除寄居蟹之外,笠贝、龙虾、鱼、章鱼和啄木鸟也通过这种方式换新家。研究动物中的空位链,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改善人类社区中的空位链,同时为曼哈顿公寓短缺和毒品犯罪等问题提供新见解。寄居蟹以及其他动物的空位链现象,改变了社会学家对经济策略的思考方式。看起来,一些策略并不依赖人类智慧或者利他主义而存在,而是普遍存在于动物界。
排队的寄居蟹
1986年6月到9月,以及第二年的夏天,我都带着学生在长岛的西草甸海滩观察大壳寄居蟹(Pagurus longicarpus,一种东海岸常见的寄居蟹)的空位链。我想更清楚地了解空位链,比如在一条中等长度的空位链中,多少螃蟹能获得新螺壳;是否螺壳越大就会创造更长的空位链,等等。
观察了一早晨后,我们开车回到实验室,把寄居蟹们浸到温水中,这样它们会放松下来,我们就可以把它们从螺壳里面安全地拿出来。我们称寄居蟹的重量并量它们螺壳的大小,以此来确定它们在空位链中的位置。做完这些之后,我们把寄居蟹们放到一个装满空螺壳的冷水箱里,等它们选好自己的螺壳后,就把它们放回海里。
我们发现寄居蟹一般都喜欢换大的螺壳,以大螺壳开始的空位链(可以让更多的寄居蟹得到新螺壳)确实比以小螺壳开始的空位链长。在我们创造的空位链中,一般有两到三只寄居蟹换了新家,平均数是2.5。
有些人听到这个数字很失望,他们希望数字更大些,比如一条空位链中有10只,甚至50只寄居蟹受益。我告诉他们,如果换一个角度看,2.5已经很大了。在竞争中,通常只有一个个体或者团体成功,其余的都是失败者。然而在一条空位链中,即使是很短的一条,也有多于一个个体获得了新的财产。即使只有两只寄居蟹得到了新的螺壳,这种情况也是典型竞争中获得资源个体的两倍。
在我的研究之后,还有一些研究者报道了其他寄居蟹的空位链,比如,加勒比海陆生寄居蟹(这种寄居蟹有时被作为宠物出售)。最奇特的例子是:
有一种食肉蜗牛,它会攻击其他蜗牛,被攻击蜗牛的壳同时也是寄居蟹特别喜欢的。当食肉蜗牛攻击其他蜗牛时,会用锉一样的舌头在后者的壳上钻一个洞,然后向洞里注入消化酶。附近的寄居蟹循着受伤蜗牛的分泌物,很快就围拢在蜗牛们周围。当食肉蜗牛把它的猎物从螺壳里面拖出来的时候(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个小时),离得最近的寄居蟹快速地钻进受害蜗牛剩下的壳。然后,另外一只寄居蟹迅速钻进第一只寄居蟹遗留下的螺壳,其他寄居蟹也以此类推。
不过,和我们在长岛上观察到的、寄居蟹仔细检查螺壳大小的做法不同的是,这些在蜗牛被害现场的寄居蟹仅凭视觉判断新家的大小,然后快速作出决定。空位链中的每个个体都受益,但是直接竞争加速了整个过程。
最近,关于寄居蟹的空位链,研究者们又有了惊人发现。已有证据表明空位链有两种:同步的和异步的。在异步的空位链中(比如我们观察到的那些),通常只有一只寄居蟹和一个空螺壳;而在同步空位链中,寄居蟹们按个头从大到小,排在一只正在检查空螺壳的寄居蟹后面,当第一只寄居蟹钻进空螺壳里面时,后面的寄居蟹就会立即钻进它留下的螺壳,以此类推。这种高度协调的行为显示出了复杂的社会认知,尤其对一个大脑小而简单的动物而言。
关于空位链的研究报道中,除寄居蟹外,很少有其他动物。其实这种行为在很多物种中都有演化。像寄居蟹一样,一些章鱼和慈鲷也生活在空螺壳中,笠贝居住在岩石缝里,小丑鱼依偎在海葵的触手里,美国缅因州和南方的多刺龙虾占据着岩石或者珊瑚上的洞,红顶啄木鸟在松树树干上啄洞而栖。当上述动物长大后,它们会寻觅更大的住所,遗留下的“老宅”就可以留给其他同类享有。这和人类是一样的。
人类在做什么
关于人类空位链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曼哈顿,距离我观察寄居蟹交换空螺壳的海滩不到100公里。当时纽约城市住房和再开发办公室规划研究主管弗兰克·克里斯托夫( Frank Kristof)意识到,新建公寓产生的连锁反应可以帮助住在又小又差公寓的家庭升级到大的公寓里。克里斯托夫发现每新建一处住所,大约可以帮助2.4个家庭升级到更好的公寓里。在克里斯托夫之后,其他研究者也研究了美国和其他国家房地产空位链现象。最全面的一个研究是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研究者发现,平均每条空位链大约有3.5个家庭搬新家。
在克里斯托夫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对空位链感兴趣的学者。哈里森·怀特(Harrison White)是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同时也是空位链概念的提出人。他发现了宗教集会(卫理公会、长老派、主教派)中的类似现象——传教士退休或死亡、新教堂投入使用、牧师转行都会产生新的空位链。
怀特之后,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又调查了很多行业的空位链:橄榄球教练、警察、部队军官和卖毒品的犯罪集团。怀特和其他研究者都发现,在这些空位链中约有2.5到3.5个人换了酬劳更高的工作。不过,这种多米诺效应并不总是有益的。例如,当警察逮捕贩毒团伙的高级成员,会无意间创造出长空位链,使更多人进入犯罪组织。
空位链很可能在人们买大件消费品的时候起作用,比如买车。虽然最近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发表,但是一些早期的研究可以证实这种推测。1941年,西奥多·H·史密斯(Theodore H. Smith)开展了一项对美国旧车、新车市场的大规模研究。他当时没有使用空位链这一术语,但总结说,这种置换对汽车产业影响重大。在20世纪早期,车行就意识到,要想把新车卖出去,他们得先把买主的旧车买下来卖给别人,以此类推。根据史密斯的数据,我推测在那个年代,每条空位链大约有3个人换了车。
原理出现
为什么在寄居蟹和人类社会中,一条空位链都是让大约3个个体或组织受益?我想可能是一些尚未发现的、存在于人类和寄居蟹种群中的参数在起作用,比如,出生率、死亡率,或是制造和使用新资源的速率。这只是我的直觉,没有数据支持。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人类社会和寄居蟹中,空位链都不能由旧资源引发,只有具有一系列特征的资源才能引发空位链。
怀特定义了以下几条特征。
首先,能引发空位链的资源都是稀缺资源,例如工作、房子和汽车;第二,单个资源仅能被一个个体或者一个家庭占据或拥有,新的资源被占据后,旧的资源遗留下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只有当一个资源单元处于空置状态时,才能被占据。
以上几点都是针对人类而言,不过寄居蟹的空位链拥有同样特征:螺壳相对稀少;一只寄居蟹一次只能占据一个螺壳,几乎所有的成年寄居蟹,在得到一个新螺壳后就会放弃原来的螺壳;最后,寄居蟹们要等到旧螺壳空置后才能搬进去。
聚焦资源本身,改变了我们通常只看资源分布的常规做法。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总是习惯考虑:谁得到了什么、有价值物品的分配是否合理。比如,智商、种族、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地位在分配工作和房子的过程中起多大作用。当然,这些对个人都很重要,但过分关注它们,会影响我们发现其他影响资源分布的原理,同时也不利于我们发现不同物种在这方面的共性。
在人类和其他动物空位链中,起关键作用的不是参与其中的个体,而是资源类型,研究寄居蟹有利于人类实现最大限度再分配资源。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提供一堆大小和条件不同的空螺壳,添加或移出寄居蟹,来模拟出生、死亡和“退休年龄”。以此管理寄居蟹和空螺壳,从而找出什么条件下换新居的个体或者集体最多、速度最快。
虽然,我们操控寄居蟹的方式,无法在人类中实现。但人类可以通过研究各种小生物来了解自己,就像我们通过研究果蝇探索遗传学,通过研究老鼠调查人类疾病,通过研究海蛞蝓破解学习和记忆的分子机制。寄居蟹则可以成为第一个模拟人类社会系统的简单动物。
不久前,我又回到了当年观察寄居蟹换壳的那个海滩,想找找灵感。我走到退潮后留下的水洼旁边,看着寄居蟹在浅水沙地上缓慢爬行,内心充满了感激。
一个仅仅始于兴趣、源于好奇的爱好,最终却揭示出了深刻的知识和人类社会的关联。这是当时无论如何也预见不到的。最重要的是,我很高兴知道,人类社会的一些模式是那么基础,它们也存在于原始生物中。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