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授精技术(IVF)的先驱罗伯特 · 爱德华兹教授逝世,享年87岁。
编译:张文韬
罗伯特·爱德华兹(Robert Edwards)教授,1925年出生于英国约克郡一个工人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英国部队服役,退伍后相继学习过农业科学和动物遗传学。
在早期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兔的卵细胞在试管中能够与精子结合,于是爱德华兹试图开发针对人类的相同技术。
1968年,在剑桥大学的实验室中,他第一次目睹了生命在子宫之外形成——体外授精之后5~6天发育出了人类囊胚。“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我在显微镜下看到培养皿中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物体,”爱德华兹曾经回忆说。
马丁·约翰逊(Martin Johnson)教授是爱德华兹的学生,他说:“爱德华兹是个非凡的人,他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他不只在科学上富有远见,还拥有很强的沟通能力,能向社会大众说明他所从事的科学事务,他是这个领域的伟大先驱。他的同事、学生、家人和许许多多得到他帮助而有子女的人,都将深深怀念他。”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妇产科名誉教授皮特·布劳德(Peter Braude)说:“很少有生理学家能像爱德华兹这样,对人类造成如此积极正面的影响。尽管受到反对者的无情批评,但是,他的无限精力、创造力以及他的韧性,改变了数百万普通人的生活——这些人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并为此欣喜不已。”
爱德华兹因此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当时爱德华兹因为太过虚弱无法前往斯德哥尔摩接受诺贝尔奖,由他的妻子露丝代领。诺奖评委在颁奖后说,全世界大约有10%的夫妇遭受不育症的折磨,这一切都随着体外受精技术的问世得到了解决。
爱德华兹是为自己的信念而工作的,他曾经形容说:“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有一个孩子。”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