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近地小行星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天文 • 物理

追踪近地小行星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2月08日

为了防止近地小行星对地球造成危险,更多小行星探测望远镜即将建成。

撰文:约翰·马特森(John Matson) 翻译:钱磊

Cygnus_Orb-D1.8.jpg

未来几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将密切关注近地天体(NEOs)的观测数据,包括小行星和彗星。

即便这样,像今年2月发生的陨石撞击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图),造成1,000多人受伤这样的事件,仍旧无法避免。因为小行星监测器关注的往往是那些最大的、能引起极大损害的天体,对这种个头只有17米的天体,无法进行系统追踪。幸运的是,像车里雅宾斯克这样规模的陨石撞击,一个世纪仅会发生一次,或许下一次发生时,人类已经有了更好的防控技术。

下面是一些目前最先进的小行星探测项目。

2005年前后,卡特琳娜巡天项目(Catalina Sky Survey)已经成为近地天体探测的主导项目。这个项目利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和澳大利亚的望远镜,目前每年发现大约600个近地天体,已经帮助美国航空航天局达到了目标——记录90%直径大于1,000米的近地天体。

最近,位于夏威夷的全景巡天望远镜和快速反应系统(Pan-STARRS)望远镜开始联机工作。它是4台计划建设的同类望远镜中的第一台。按每年探测到天体的数量,它目前在现有的近地天体搜寻项目中排名第二。这台望远镜将可以发现很多直径数百米的小行星,不过对大多数个头更小的天体仍然无能为力。

再过几年,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LSST)将在智利建成。它将拥有惊人的能力。这台8.4米口径的望远镜配备了一台30亿像素的数码相机,将记录绝大部分小行星(那些直径大于等于140米的),实现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下一个小行星探测目标。

预计到2015年,小行星撞击最后警报系统(ATLAS)将建成,它的目标是及时探测小行星,并对受到威胁的地区进行疏散。设计者预计,依靠位于夏威夷的一系列小型望远镜,它将可提前一星期识别出个头为50米的“城市杀手”。

最近,非营利组织B612基金会公布了建造哨兵太空望远镜(Sentinel space telescope)的计划。这台望远镜将扫描内太阳系区域(指太阳系中太阳和小行星带之间的区域,包括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可能在2018年发射,它将迅速找出真正具有危险性的小行星,并在5年半内记录90%个头大于140米的近地天体。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