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屠杀了马达 加斯加的恐龙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考古 • 进化

谁屠杀了马达 加斯加的恐龙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2月10日

谁屠杀了马达 加斯加的恐龙

一具恐龙尸体朝左侧静卧,头颈伸向骨盆——这是典型的死亡姿势。它的前后肢骨依然保留在正常的生理部位。尽管前后趾骨零乱散落,但多数骨骼仍保存完好,并可相互拼接。头骨骨片稍稍脱节,但依旧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上。奇怪的是,它的尾椎尖端骨节却整体失落,不见踪影。更多的动物尸骸横七竖八地躺在附近,姿势各异:一些相当完整;另一些则仅存一块头骨、肩胛骨或者单侧肋骨。这些不幸的动物究竟是就地死亡,还是死后被集中到这里?是同时死亡,还是陆续走上不归路?凶手究竟是谁?

2005年夏天,马达加斯加西北部,因遍布“威尼斯”红土壤而得名的大红岛(Great Red Island)上,这个巨型坟场从远古地层中逐渐显露出来。上述问题一直萦绕在参与发掘的考察队员脑中,这支考察队由马达加斯加和美国的古生物学家及地质学家组成,我们也有幸参与其中。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一些信息初现端倪,激发了我们的兴趣:这可能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发现!那么,我们是如何开始着手调查的呢?

根据发掘的年份和该地区化石产地的发现顺序,我们把这一地点命名为MAD05-42。随后,我们开始鉴定这些死亡动物的物种。根据我们在该地区其他地点的挖掘发现,我们很快就辨识出,这里的大多数遗骸分属于不同种类的恐龙。

在马达加斯加西北部,MAD05-42并不是唯一的恐龙坟场。过去10多年来,我们在偏远的贝里沃特拉村附近的半干旱草原上进行地质调查,多次发现过这样的场景:动物遗骸层层叠叠地埋藏在一起,不论大小老幼,构成壮观的尸骨层(bonebed,即含有动物骨骼化石的地层)。现在,当我们着手在MAD05-42坟场搜寻真凶之际,难以抑制内心的好奇:为什么这里会有如此多的尸骨层,为什么它们会保存得如此完好?

 谁屠杀了马达 加斯加的恐龙 (1).png

坟场发掘

马达加斯加MAD05-42恐龙坟场中的恐龙和其他动物,都死于7,000万年前,比6,500万年前发生的那场全球性生物大灭绝事件还早了几百万年。这些动物并非死于同时,而是在一段时间内陆续死亡的。

 

这些骨骼化石早已失去肉身,仅余枯骨,因此现代验尸技术在这里毫无用武之地。我们不得不求助于地质定年技术和现场的埋藏学(taphonomy)调查,梳理蕴藏在这些骨骼和岩石背后的线索。特别是现场的埋藏学勘察,可以充分探究生物机体由生到死的历程。

把这里命名为MAD05-42之后,我们开始着手从岩石中发掘这些骨骼,用小铲和锤子去除表面的沉积物,再用牙钩和纤细的小刷剥露出化石骨骼。做这一切的时候必须小心翼翼,尽量避免损坏这些松脆的骨骼表面。等骨架完全显露以后,再对它们的准确位置进行描绘和拍摄,将有价值的空间位置关系全都记录下来。随后,我们用固化胶浸透这些松脆的骨骼,外面罩以麻布和石膏外层加以保护。等石膏固化成型后,再将骨骼编号登册,打包运送到美国的实验室,在那里精心清理骨骼上的残余沉积物,搜寻留在骨骼表面的蛛丝马迹,找出凶手。

在化石发掘现场,我们确定这些尸骸被保存在一层独特的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中,该岩层被称为Maevarano组(Maevarano Formation,这里的“组”即指岩组,岩石地层的基本单位)。众所周知,在距今6,500万年前的K/T界线(也就是白垩纪/第三纪界线),除鸟类以外,恐龙和多数其他动物经历了一场全球性生物大灭绝事件。Maevarano组的层位比K/T界线还低了几十米,意味着它的年代更为古老。具体来说,我们发现恐龙尸骸的地层比大灭绝所在的地层低了44.5米,比Maevarano组的顶部界线则低了14.5米。Maevarano组下方的地层中存在着火山矿物,对它们的放射性衰变年龄所作的测定表明,这些地层的年龄大约为8,800万年。Maevarano组的上方和内部岩层之间出现的海相沉积岩(marine sediment),是在该岛西海岸海水不断升降的条件下沉积而成的。这些沉积岩中包含了介壳类生物和单细胞微生物的化石。根据其他地区对这些生物化石所作的年代测定,它们出现的时间接近白垩纪末期,但并未完全达到白垩纪末期。所有关于时间的证据都表明,MAD05-42出土的恐龙大约死于7,000万年前。这些恐龙的死因与白垩纪/第三纪全球性生物大灭绝无关,因为那场灭绝事件是在几百万年后才发生的。

埋藏学分析也有助于我们的调查研究。埋藏学勘察可以检查骨骼的形变(确定骨骼是否经受过燃烧、折断或啃咬)、尸体遭受的破坏(被食腐动物或食肉动物肢解,或有选择性地掠走某些部位)、埋藏史(尸体埋藏方式和后期埋藏变化过程)。从本质上讲,骨骼变成化石的过程,也属于埋藏学的研究范畴。

这里的埋藏学证据显示,埋藏在MAD05-42坟场的动物是在一段时间内陆续死亡的,这个过程可能长达几周到几个月。这里的尸骸呈现出不同的死亡形态:一部分尸骸基本完整,保持着原始的死亡姿势;一部分尸骸则遭到肢解,骨骼四处散落——这种肢解过程绝不可能是在瞬间发生的;一些骨骼保存完好,另外一些则经历过深度风化和表面降解过程。如果同一尸骨层的动物死于不同时间,我们通常就会用“平均时间”来描述死亡时间,并采用埋藏学证据来评估首次死亡和末次死亡的时间跨度。虽然我们尚不能确定MAD05-42坟场的死亡事件究竟持续了多久,但毫无疑问,这些死亡事件并非同时发生。

 谁屠杀了马达 加斯加的恐龙 (2).png

犯罪现场

远古时期,马达加斯加曾经漂离非洲大陆,后来又重返非洲。这一7,000万年前的死亡事件发生时,那里很可能深受亚热带气候影响,旱季和雨季交替出现:要么赤日炎炎、干旱持续不去,要么暴雨横行、河流泛滥、泥沙俱下……

谁屠杀了马达 加斯加的恐龙 (3).png 

马达加斯加大陆的地质历史,为我们求证这些恐龙的死因提供了重要线索。2.5亿年前的中生代伊始,马达加斯加位于泛大陆(Pangaea超级大陆)的南半部,冈瓦纳大陆(Gondwana)的中心,夹在非洲和印度之间,南端毗邻南极洲。不久后,地质构造活动引起岩石板块大规模重组,到了侏罗纪晚期(1.6亿年前),马达加斯加从非洲大陆分裂出来,由印度板块拖曳着向南漂移。到了白垩纪晚期(8,800万年前),远离非洲大陆400公里的马达加斯加,又渐渐漂离了印度次大陆和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重新拼接起来,最终形成了现在这个位于印度洋上的世界第四大岛屿。

与非洲板块重新拼接后,马达加斯加向北漂移。大约在7,000万年前,当那些恐龙纷纷死亡时,马达加斯加北部仍在南纬30度线附近,距离南回归线还有很远一段距离(现在南回归线则贯穿马达加斯加南部)。当时的马达加斯加很可能受到亚热带气候模式的影响。如今全球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带,大部分都位于南、北纬15~35度之间的狭长区域内,这一干旱区域的形成是大气环流(atmospheric circulation)模式(即哈德莱环流,Hadley cell)影响的结果。大气环流在赤道附近摆脱湿气后,驱动干燥的热气团向地面沉降,气流沉降形成的高压带常常会阻止降雨,但是,降雨不来则已,一来就异常猛烈。

晚白垩世Maevarano组的沉积岩特征,为这种半干旱、季节性变化的特点提供了有力证据。最明显的就是氧化的红色古土壤(paleosol),以及其中保存完好的、垂向生长的植物根系模铸构造。在现代,这种垂向生长的根系通常出现在已经适应了干旱环境的植物身上,帮助它们从地表深层吮吸湿气和营养物。此外,保存在Maevarano组岩层中的多数植物根系遗迹,要么表面包裹着碳酸钙(calcium carbonate)硬壳,要么点缀着不规则的碳酸盐结核(carbonate nodule)。而在现代,富含碳酸钙的氧化土壤更容易出现在半干旱及干旱地区,因为那里的水分会快速蒸发和流失,降水难以向深层沉降。

这一区域的其他沉积岩,则是在富含泥沙的浅水河流中沉积而成的,带有典型的亚热带气候特征,清晰地指明当时的水流很可能根据季节而急剧涨落。河水流动时,常常在下游形成流动波痕和丘状堆积,形成地质学家所说的单斜交错层理构造(cross-stratification)。

毫无疑问,恐龙及许多其他动物经常出没于河边,饮水、觅食或避难。MAD05-42挖掘坑的骨骼确实散布在这样一条古河道中。那时的河流时而干涸,时而汹涌不息、泥沙俱下。我们自然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泥石流沉积层中,它们很可能在我们的故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鉴定真凶

在晚白垩世的某段时间里,多种动物先后死在这里。它们并非死于某种捕食者的狩猎,也非死于疾病,更非死于地震、洪水和大火等突发性事件。经多方排查,调查人员终于锁定了一个无形的凶手:干旱。

 谁屠杀了马达 加斯加的恐龙 (4).png

导致单个动物死亡的因素数不胜数,想在化石记录中找到明确的一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能够导致如Maevarano组中动物大规模集群死亡的因素却寥寥无几。为了进一步排除其他可能性,锁定唯一的真凶,我们重新检视了发现的埋藏学证据。马达加斯加地区的尸骨层中,通常保存着分属于不同物种的动物骨骼,如在MAD05-42挖掘坑里就保存有多种恐龙的化石,而在MAD93-18挖掘坑(见第61页框图),保存的动物物种就更加丰富,含有鱼、龟、蛇、鳄、鸟类和哺乳类动物,还有3种不同的、具有鸟类特征的恐龙。可见,凶手根本不管这些动物在大小、老幼、类群或习性方面的多种差异,统统加以杀戮。这一事实足以排除捕食者(如肉食性恐龙或鳄类)的作案嫌疑,因为现代捕食者通常都以特定的动物作为捕食对象,不会对所有物种都“一视同仁”。

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动物群体中爆发过疾病(尽管从骨骼化石中获得疾病的证据本来就很困难)。由于这些动物的死亡时间各不相同,一些突发性灾难,如地震、洪水或大火等,也不可能成为嫌疑对象。不管这位神秘杀手是谁,它都是在这些动物自愿来到河边之后,再逐一实施袭击。我们手上的其他证据也确凿无疑地显示,杀手以同样的手段,在不同的地点,接二连三地实施攻击。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唯一的疑凶——干旱。在干旱和季节变化明显的亚热带生态系统中,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可以想象,动物聚集在逐渐干涸的河床上,也许围绕在残存的水洼周围,随着饮用水源和食物的日渐消失而一一倒毙。在今天的非洲和澳大利亚内陆部分地区,这样的情景仍随处可见,致命的干旱往往驱使动物们聚集在残存的生存资源周围。日渐缩小的水源为成千上万的动物保留着最后一线生机,然而长期的干旱,让羁绊在这里的动物最终难逃一死。尸体在这些地方日积月累,自然形成了“死亡地带”。

现代由干旱引起的动物死亡案例可以佐证,Maevarano组骨层中动物的最终死因也是多种多样的:脱水、酷热、营养不良,甚至可能因为水源遭到污染而中毒身亡。实际上,我们还找到了有力的证据,说明这些吸引动物聚集的死水环境曾经导致过藻类爆发。在保存骨骼的岩石中,美国东田纳西州立大学的白垩纪孢粉专家迈克尔·扎瓦达(Michael Zavada)分离出了藻类孢子(见第64页下图)。但是,这些孢子能否作为有毒藻类爆发的证据,尚有待进一步确证。

然而,这些动物躯体究竟是如何保存下来的?为什么多数骨骼又保存得如此完好呢?生物残骸暴露于地表,往往保存状况极差。食腐动物的撕咬,烈日的无情暴晒,即使最大的骨骼也会缓慢变白、龟裂,最终化为尘土。动物死亡后被快速埋藏,尸骸才能以化石形式长期保存,这样的情况罕如凤毛麟角。事实上,对化石形成过程的争议一直存在,快速埋藏只是防腐的关键条件之一。

我们这些研究化石的人是幸运的,因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埋藏过程与这些致命气候如影随形。干旱气候周而复始地在干涸的河床上留下累累尸骸,当雨季卷土重来,河水带着泥沙奔涌而下的时侯,因大雨侵蚀而引发的黏稠泥浆汹涌倾泻而下,把动物尸骸包裹起来。马达加斯加恐龙骨骼埋藏处的沉积物特征,恰好反映出这种特殊泥浆流的特征:水和沉积物相互裹挟,如同融化的塑胶一样,稳步向前流动。即使在今天,这种大规模的泥石流现象也时有发生。2005年,在危地马拉,由斯坦飓风形成的暴雨所引发的致命泥石流,就是例证。

一次次的致命干旱为这些动物敲响了丧钟,厚重的泥沙奔涌而下,覆盖了这些尸体和散落的骨骼。无论是几分钟前刚刚断气,还是已经死了几个月的动物,统统被严密地包裹和保护起来,永久埋葬在沉积岩构成的坟墓中。7,000万年以后的今天,这片墓地才被掘开,为我们讲述了这段惊人的故事。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