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的第六感
撰文 R·道格拉斯·菲尔茨(R. Douglas Fields)
翻译 冯泽君
为了观察鲨鱼,我和妻子梅勒妮(Melanie)向海里丢了一些鱼块,准备将它们引诱过来。血腥味很快在海水里蔓延开来,几条鲨鱼出现在捕鲸船周围。我们站在船上,开始观察鲨鱼的一举一动。这时,一条长达3米的大蓝鲨顺着鱼的血腥味,悄悄滑近我们,如同一颗巨大的鱼雷。突然,这条大家伙撞向甲板,吓得妻子大喊“小心”,我俩本能地跳开。鲨鱼用鼻子在甲板上留下了一块方形印记,甚至还不忘“咧嘴一笑”,才悠然离去。
我们以血引鲨,并不是想考验鲨鱼对血的敏感性,因为这早就妇孺皆知。我们的目的,是研究这个海洋巨无霸神秘的“第六感”。研究表明,鲨鱼可以感知极其微弱的电场,比如动物细胞接触海水时产生的电场,但人们并不知道它们如何运用这一独特的能力。于是我们借助捕鲸船,在鲨鱼身上寻找答案。
上世纪70年代以前,科学家根本想不到鲨鱼拥有这样神奇的能力。但今天,我们已经知道,这种电感觉(electroreception)可以帮助鲨鱼寻找食物。即便鲨鱼身处混浊的水域,周围一片漆黑,或者猎物藏在泥沙之下,无法使用常用的5种知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进行追踪,“第六感”仍能保证鲨鱼不至于挨饿。
现在,我和同事们正在研究这种感觉能力的分子机制,其他一些科学家则从其他方面对此展开研究:比如电感觉器官在发育过程中如何形成,脊椎动物的祖先在离开大海以前是否也能感知电场存在等。当然,所有这些工作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本文中,我将讲述发现鲨鱼电感觉的过程,还要介绍我们如何证明这种感觉对捕食的重要作用。
小孔的秘密
故事要从1678年说起。当时,意大利解剖学家斯特凡诺·洛伦齐尼(Stefano Lorenzini)发现,鲨鱼和鳐鱼(ray)的头部前端散布着很多小孔,看起来就像长得乱七八糟的胡茬。他注意到,这些小孔集中在鲨鱼嘴的周围,拨开小孔四周的皮肤就会发现,每个小孔和一根长长的透明导管相连,其中充满了晶状胶体。有的导管小而细,有的则长达几英寸,两三毫米粗。洛伦齐尼还发现,这些导管最终会汇集到鲨鱼头部深处的几大块透明胶状物里面。有些人认为,这些小孔可能起着分泌粘液的作用,鲨鱼身上的那一层粘液便来源于此。洛伦齐尼否定了这种观点。他认为小孔的功能没这么简单,肯定具有一些人们尚不知道的作用。在此后的两百多年里,科学家穷尽所能,依然没能揭开这些小孔的秘密。
19世纪中期,科学家开始研究鱼类的身体侧线(lateral line)的功能。正是在该研究的启发下,鲨鱼嘴边小孔的功能才初见端倪。鱼侧线和洛伦齐尼发现的“孔-管”系统结构类似,位于许多种鱼类和两栖类动物身体两侧,从鳃(gill)延伸到尾部,能感知水的流速。它由鱼鳞上一排特殊的孔组成,每个孔都与表皮下的一根纵向导管相连。在导管的隆起部分,一种特殊的感觉细胞——毛细胞(hair cell)又将一些纤细的刷状突起(或称纤毛)伸进导管。这样一来,只要水流有轻微的变化,就会使大量纤毛弯曲,就像微风吹过麦田,掀起一阵麦浪。弯曲的纤毛触发神经冲动,将水流的方向和速度“告知”大脑。在我们的耳蜗中,至今仍保留着由侧线演化而来的结构。
19世纪末,利用最新改良的显微镜,科学家直接观察了鲨鱼嘴边的小孔,结果在小孔下方发现了非同寻常的球囊状结构(ampullae of Lorenzini,现在叫做洛伦氏壶腹,也有叫罗伦氏或者劳伦氏壶腹的)。与小孔相连的每根导管,末端都探入一个球囊(壶腹)之中,一根细小的神经纤维则从球囊伸出,汇入与前侧线相连的神经分支。这些神经纤维到达头骨基部后,从脊髓的背侧面进入大脑——这正是神经向大脑传送感觉信息的通道。科学家猜测,这个球囊应该是某种感觉器官。他们还发现,在每个球囊里,都有一个很小的毛细胞,和人类内耳中以及鱼类侧线系统里的毛细胞类似,然而这些毛细胞究竟被用于感受何种外界刺激,当时还不得而知。
感应电场
面对完全陌生的壶腹,如何研究它的功能?这是科学家面临的新挑战。不过,先进的仪器和丰富的想象帮助他们找到了答案。
1909年,美国哈佛大学的G·H·帕克(G. H. Parker)对一只角鲨(dogfish)进行研究。他先除去了壶腹开口处周围的表皮,以避免表皮里的触觉感受器影响试验结果。然后,他轻轻触摸暴露在外的导管,发现角鲨确有反应。这一结果证明,孔—管系统可能是用来感觉水的流速或者水压的,但帕克对此不能确定。毕竟,眼睛被刺戳也会作出条件反射,但这并不意味着眼睛就是用来感知意外刺激的。
正如显微镜开启了新的研究时代一样,真空管放大器(vacuum-tube amplifier)的出现,大大推动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脑功能研究。1938年,英国普利茅斯海洋生物学协会(Marine Biological Association)的亚历山大·桑德(Alexander Sand)成功地放大了由洛伦氏壶腹传向大脑的神经脉冲,并将这一过程记录下来。他发现,神经脉冲按一定频率发放,特定的刺激可以突然提高或降低频率。和帕克一样,桑德也发现壶腹对触摸和压力有反应。不过,他还注意到了另一个现象:温度下降时,神经脉冲的发放频率会上升。事实的确如此,壶腹对温度极为敏感,即使外部温差只有0.2℃,它都可以察觉出来。考虑到水温对迁徙以及其他鱼类行为的重要性,壶腹对水温的精确辨别,似乎在告诉科学家:壶腹是温度感受器。
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伯明翰大学的R·W·默里(R. W. Murray)使用现代电生理仪器重复了桑德的实验,证明壶腹的确会对温差、压力差以及触摸作出反应。他还发现,壶腹对盐浓度的改变也很敏感。更有趣的是,有一次他意外接通了壶腹导管开口附近的电场,结果壶腹的放电模式立即发生了改变!不仅如此,电场强度和电极的变化,也能改变神经脉冲的发放模式。当正极靠近壶腹开口时,发放频率降低,负极靠近时,频率则升高。
令人惊奇的是,默里发现壶腹对电场具有超乎想象的敏感性:可以对每厘米电势差低至1微伏(10-6伏)的弱电场作出反应,这相当于将一节1.5伏的5号电池的正负极,分别插在上海和香港所产生的电压梯度。理论上,在两极之间游动的鲨鱼可以轻而易举地察觉该电池电路的开闭(后继研究表明,鲨鱼可以察觉一亿分之一伏的电压)。任何组织、器官或动物对电场的敏感性都无法与鲨鱼媲美,即便运用现代仪器,科学家都很难在海水中检测到如此微弱的电场。
电感觉的用途
检测弱电场的能力对鲨鱼有什么用处呢?对其他鱼类“生物电”现象(即发射电场)的研究,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提示。电鳗(Electric eel)可以利用特殊的器官,产生强电击晕猎物。而其他一些鱼类虽能产生电场,但强度较弱,不足以充当武器。为什么它们会进化出这些看似无用的器官?就连达尔文都一头雾水。
上世纪50年代,英国剑桥大学的动物学家H·W·利斯曼(H. W. Lissmann)等人,在研究微弱生物电的功能时,发现能产生电场的鱼类可以感知自身电场。它们的感受器称为结节感受器(tuberous receptors),和洛伦氏壶腹有很大的差别:没有长导管,对电场的敏感性也远不如鲨鱼。但是,这一发现让人们意识到,除了5种常见知觉,有些生物还存在电感觉。
弱发电器官和结节感受器一起,组成了一个类似雷达发射器和接受器的系统,帮助鱼类从容地游弋于混浊的亚马孙河(Amazon River),或是在夜间觅食。在前进途中,如果障碍物改变了电场的形状,结节感受器可以察觉电场的变化,从而确定障碍物的位置。
鲨鱼和鳐鱼并没有专门的发电器官。科学家推测,灵敏的洛伦氏壶腹就像一个被动的“雷达”系统,能够感知自然环境中的微弱电场,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夜视镜:通过放大微弱星光来观察夜间战场。
鲨鱼们会探测些什么呢?也许它们在感知脑电波、心肌收缩电位等很短暂、很微弱的生物电。但是,洛伦氏壶腹似乎不大可能用来探测仅持续千分之几秒的电场。相反,壶腹只能感受到缓慢而持续变化的电场,就如普通电池产生的电场。
从结构上看,动物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一块“电池”。当两种携带不同净电荷的盐溶液分别存在于同一个细胞中时,就会产生电压。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导致电荷流动,电流随之产生。同样,活细胞内的盐溶液和海水不同,因此在鱼身表面也存在电压。换句话说,在海水中,鱼的身体就像一节电池,在周围产生弱电场。当鱼将水由鳃泵入体内时,电场就会缓慢改变。
上世纪70年代,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生物学家阿德里亚努斯·卡尔米金(Adrianus Kalmijn,现就职于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利用电子放大器,证实了动物会在海水中产生电场。这种电场极其微弱,但很稳定,变化非常缓慢,甚至根本不变——这正是洛伦氏壶腹所能检测到的电信号。卡尔米金还发现,如果在鱼池底部埋置电极,模拟鲨鱼猎食目标产生的电场,即使电极被埋藏在泥沙下,也会被鲨鱼发现并遭到攻击。(我早期对电感觉的研究和卡尔米金的研究类似,不过我研究的对象是鲨鱼的近亲——银鲛。)
感官规律
科学家已在实验室中证实洛伦氏壶腹能感知电场,但在自然环境中,鲨鱼如何运用电感觉能力呢?显然,这一问题的难度不是实验室研究可以比拟的。在海洋中,鱼类发出的弱电信号,会被很多自然现象产生的信号(比如盐浓度、温度、水流、酸碱度等)所干扰。在海洋中,就连一段金属导线上产生的电压,都能被所有鲨鱼轻易察觉,从而干扰它们对猎物的感知。
为了弄清楚鲨鱼在自然环境中(比如猎食时)如何运用电感觉,我们以玻璃纤维为材料制作了一条船,并在甲板中央留了一个方孔,以便近距离观察鲨鱼。1981年,为了了解大型远洋鲨鱼是否依赖电感觉觅食,我和妻子梅勒妮、卡尔米金及其同事盖尔·海尔(Gail Heyer)一起,发明了一种T形装置,每端都装有电极。
同年夏天,我们乘船出海,从甲板中央的方孔将T形装置放入海中。我们在每个正负电极的连接处建了一个平台,将碾碎的鱼块放在上面。然后又给电极施加电压,以模拟鲨鱼最爱吃的鱼类产生的电场。然后,我们中的一个人随便给某个电极施加电压,另一个人(他不知道哪个电极有电压)观察鲨鱼的行为。如果鲨鱼袭击带电电极的次数最多,就说明它们在用电感觉猎食。
第一天晚上,我们蹲在甲板上,紧盯方孔内的情况。一条大蓝鲨在四周逡巡,然后顺着装置中鱼块散出的气味径直游来。但在最后时刻,鲨鱼突然右转,用嘴咬住T形装置的右臂。鲨鱼用力甩动、打击装置,又突然放开右臂。这说明,在猎食的最后一刻,鲨鱼忽略气味,转而进攻带电电极。这个夏天,我们观察了多条鲨鱼的猎食行为,它们似乎都对带电电极“情有独钟”。
上述发现说明,即使食物散发着浓郁的气味,在攻击猎物的最后时刻,鲨鱼却更相信自己的电感觉。这也许可以解释鲨鱼伤人事件中出现的怪事:被鲨鱼袭击后,在伤者被救到安全地带前,鲨鱼会反复攻击伤者,却对救援者“视而不见”。尽管伤者流出的血会模糊鲨鱼的视线,扰乱鲨鱼的嗅觉,让它无法看见或闻出伤者的位置,但血液中的盐分会产生强电场,鲨鱼似乎可以通过电感觉牢牢地锁定伤者。
在猎食过程中,鲨鱼会运用它们所有的感觉,每种感觉有不同的优势和敏感度(见右页)。在定位远处猎物时,嗅觉和听觉最有用;对近距离猎物,视觉、侧线感觉和味觉更为重要。当鲨鱼贴近猎物,发起攻击的最后一刻,电感觉就成为精确定位猎物的有力武器。也许有一天,科学家可以利用这种原理,发明一种装置,诱使鲨鱼远离游泳者。
我和同事们一直在关注电感觉对猎食行为的作用,因为以食物引诱鲨鱼相对简单,但毫无疑问,鲨鱼肯定也会用电感觉来指导其他行为。如果我们想了解电感觉,体验用它感受到的世界,大概就只能靠想象了。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