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生命体都要对付一个共同的问题:他们必须吸收营养物质,排泄废弃物,同时还要把病原体和有毒物质隔绝在外。在细胞水平上,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用“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来保护自己的身体,即相邻细胞滴水不漏地紧紧贴合在一起。紧密连接在我们几乎所有的组织中都存在,甚至能够帮助我们的皮肤防水。然而,这也使药物难以从外界进入人体组织。
纳米尺度和微观尺度的药物投放装置小到几个原子大小,大到人头发丝的宽度,可以和细胞紧密连接的部分或其他细胞表面特征发生作用,因此能够更为有效地将药物供给病人。例如,我们已经开发出一种微小的薄膜,具有纳米级别的线状表面特征。这种薄膜会激活细胞的特定化学通道,从而改变细胞膜的结构,撑开细胞紧密连接处。这样,医生就能把剧毒的抗癌药物减少到一个稍为安全的剂量,或是让更多的药物到达身体的某一部分。例如,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颗粒能粘在肠壁上,缓慢释放胰岛素,而不是被迅速冲出体外。
我们正在开发一种装置,用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这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失明。目前,患者需要每月去一次医院,医生用一根针戳进患者的眼睛,然后注入药物。而我们的纳米装置仅需一次注射就可以持续6个月到一年。给药装置安放于眼睛后面,通过微小的细孔持续投放药物,当药物投放一空后,装置就会溶解消失。
未来,我们会看到带有纳米部件的药物颗粒,它们不仅能够准确作用于目标位置,还可以撬开紧密连接的屏障,提高药物的体内吸收效果。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