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需要使左右心室不同步收缩。一项新研究表明,故意打乱心脏固定的收缩节律能有效治疗心脏泵血不足。
在500万有心力衰竭问题的美国人中,大约有1/4两侧心室不能完美地同步收缩。当为这些病人植入心脏起搏器以恢复良好的收缩频率后——这被称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他们的心脏常常比那些从未有过不同步收缩问题的心衰病人还要强壮。也就是说,让心脏收缩从不同步到同步,对病人是有益的。
这个观察结果使得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分子心脏生物学中心(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Molecular Cardiobiology)主任戴维·卡斯(David Kass)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反过来,轻微干扰那些心脏同步收缩的心衰病人,让他们也经历一下从不同步到同步的过程,能否也让他们从中受益呢?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卡斯和同事将心脏起搏器植入到23条狗的体内(其中17条事先被诱发了心力衰竭)进行试验。然后,研究人员调整心脏起搏器,使8只试验狗每天有6小时处于右心室先于左心室收缩的状态。而在每天的其余时间里,设备则恢复为两侧心室同步收缩的状态。
4周后,植入这种心脏起搏器的狗,表征心脏健康的主要指标都有了显著提升。它们的心脏泵血更加有力,而且负责心脏收缩和构成心肌的蛋白质也变得更加多。此项研究结果发表在去年12月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纽约长老会医院(New York-Presbyterian Hospital )和威尔康奈尔医学院(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的心脏病专家乔治·托马斯(George Thomas,没有参与此项研究)说:“这完全不符合我们对于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常规想法。”
这种治疗方法,让我们想到了接种疫苗后的身体反应。就像注射人工减毒的病毒或病毒片段,能触发人体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一样,给心脏来一“剂”不同步,也能增强心脏功能。尽管按卡斯的计划,在大约一年后,他才能在人体上进行类似的临床试验,不过其他心脏病专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初步的试验结果。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心力衰竭治疗的戴维·弗兰克尔(David Frankel)说:“这个想法非常有创意,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弗兰克尔认为,许多病人能从这种打破同步节律的疗法中受益。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