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在第一次学习阅读时,会费力地念出每一个字母,以猫的单词“cat”为例,他们得念出每一个字母“C-A-T”,然后大脑才会把字母联系起来,拼成一个单词,理解单词的意思。不过通过练习,我们渐渐能一见到单词就辨识出意思。事实上,最近发表在《神经影像》(Neuroimag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大脑在颞叶后部 (紧邻面部识别区)存放了一套“视觉词典”,这部“词典”最终接替了大脑负责看字读音部分的职能,对阅读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圣迭戈州立大学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劳里·格列泽(Laurie Glezer)和同事对27位只会单语种(英语)的参与者进行测试,分析他们看同音异义词、近音异义词(比如“hair”和“hare”)时的脑部活动。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同音异义词会激活颞叶后部的不同神经元簇,即不同的单词有各自独立的视觉“通道”。而读出同音异义词时,激活的是相同一组神经元。
格列泽表示,“试验表明,大脑使用不同的区域,对视觉信息和语音信息进行独立处理,而视觉信息和语音信息对阅读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项研究还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思路。马克西米兰·里森胡贝尔(Maximilian Riesenhuber)是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认知神经科学计算机实验室(Georgetown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Laboratory for Computation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的负责人,同时也是这项研究的参与者之一,他说,“学习阅读是从‘听’开始还是从‘看’开始?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从听开始,然而这项研究否定了这一想法,因为研究表明,娴熟的阅读者会在大脑中建立一套视觉词典,看到熟悉的单词时,大脑便会识别单词的意思。”
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心理学教授文子·赫夫特(Fumiko Hoeft,未参与此次研究)认为,这项研究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读写障碍。比如,有阅读障碍的人,在建立或读取大脑视觉词典时,也许存在困难。格列泽表示,“现在,研究人员还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她正计划开展一项类似研究,研究对象是阅读障碍症患者和一些在阅读上存在障碍的失聪患者。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