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海面上“午睡”的翻车鱼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生物 • 医学

躺在海面上“午睡”的翻车鱼

《科学世界》  发表于 2018年05月07日

最大的翻车鱼体长达3米,体重超过2吨,是一种体型非常大的鱼类。作为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鱼类,翻车鱼还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

说起翻车鱼的特征,首先就是它那奇怪的体形。普通鱼类有尾鳍,靠尾鳍的左右摇摆获得前进的动力。然而,翻车鱼没有尾鳍。取而代之的是又大又发达的背鳍和臀鳍。翻车鱼依靠背鳍与臀鳍同时左右摆动获得前进的动力。

这种游泳方式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企鹅。企鹅用翅膀游泳,犹如在水中“飞”一般。可以说,翻车鱼游泳时就像把企鹅左右两边的翅膀放在了身体上下两侧。

而且,翻车鱼有一个由背鳍和臀鳍的一部分变化所形成的“舵鳍”。舵鳍是用来调整前进方向的。胸鳍主要用来稳定身体或后退。

 

从海面到深海,活跃游动

你是否认为翻车鱼不怎么游泳,而是随着波浪漂流?事实绝非如此。

将小型摄像机或传感器安装在生物身上来观察其行动或生态的方法,叫做“生物信标跟踪记录”研究。这样的研究结果显示,翻车鱼的游泳速度是每小时1.48.6千米,平均时速约2千米左右。这个速度在鱼类中绝对不算慢。也就是说,翻车鱼并非不擅长游泳。

实际有报告称,翻车鱼每天移动2732千米。而且,翻车鱼在一天内会不断改变深度。一般情况下,翻车鱼夜间多在海面附近度过,白天则会潜到最深800米的水中。

这与翻车鱼的摄食有关。翻车鱼主要的摄食对象是甲壳类、小鱼、乌贼及水母等胶质浮游生物。这些生物白天位于深水中,所以翻车鱼可能是根据它们的行动选择白天潜入深海。

来到海面的翻车鱼会平躺在海面上,像是在“午睡”,这也被人们所熟知。

翻车鱼的这种“午睡”是为了让鸟儿捕食它皮肤上的寄生虫或为了暖和潜入深海时变凉的身体等。其他鱼类有的也会在海面暖和身体,但平躺在海面上的,除了翻车鱼还没有发现有其他的。

20151074躺在海面上午睡的翻车鱼.jpg

图. 翻车鱼的“午睡”

翻车鱼有时会平躺在海面上,这被称为翻车鱼的“午睡”或“日光浴”。翻车鱼“午睡”是为了让鸟儿捕食其皮肤上的寄生虫,也有人认为是为了温暖潜入深海时冷却的身体。

 


翻车鱼的产卵地点尚不明确

你是否听说过“翻车鱼是所有脊椎动物中产卵最多的,产卵数量可多达3亿颗”?

“体长1.5米的翻车鱼卵巢中有3亿多颗未成熟的卵子”,2012年的一篇论文中如此描述,于是“翻车鱼能产3亿颗卵子”的说法就被传播开来。然而,翻车鱼卵巢中的卵子数量与实际产卵的数量是不同的,具体的产卵数量尚不清楚。

另外,翻车鱼的产卵场所也不得而知。但是,目前已知道翻车鲀科长翻车鲀属的产卵地点是在夏威夷海域或马里亚纳海域,在那里已经发现了许多受精卵和幼鱼。

翻车鱼的幼鱼身上有很多棘刺。这是为了让敌人不易接近或便于身体漂浮等。

根据生长阶段的不同,翻车鱼会不断改变生活方式。人们会看到几十条小翻车鱼成群聚集在沿岸地带,却在远海发现只有孤零零的一条大翻车鱼。关于翻车鱼的寿命,人们已经知道它的近亲二齿鲀属的寿命为20年以上,所以翻车鱼可能也差不多。

  

因为是巨型鱼,所以难以研究

翻车鱼经历了怎样的进化历程呢?最新的化石和基因学研究结果显示,翻车鲀科是从约8000万年前的鲀科或刺鲀科等鱼类中分化出来的群体。

实际上,翻车鱼具有许多类似河豚和六斑刺鲀的特征。例如,观察河豚的游泳方法我们会发现,它主要是靠背鳍和臀鳍前进,基本不用尾鳍。翻车鱼大概也是继承了这种游泳方法。

翻车鲀科由翻车鲀属、二齿鲀属、长翻车鲀属三个属构成。截至目前,翻车鲀属分为翻车鱼(Mola mola)和拉氏翻车鱼(Mola ramsayl)两种。

但最近,根据形态调查、生态调查和DNA分析发现,翻车鱼又可以分为两种。新划分的种类于2010年被命名为“牛翻车鱼”,目前学名尚未确定。牛翻车鱼的特征是头部的突出部位。而且,它的舵鳍没有呈波浪形。另外,对于目前所命名的牛翻车鱼这个物种,这种分类方法是否妥当,正在重新认定。

翻车鱼是一种体型巨大的鱼,标本的保存或养殖观察都很难。因此,迄今为止仍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目前,研究人员正努力通过与渔民合作来进一步研究翻车鱼的生态和系统。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5年第10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