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如何长久保存?(一)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工程 • 技术

图书如何长久保存?(一)

田周玲  发表于 2018年05月07日

图书,特别是纸本书籍,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很多人都有读书、藏书的爱好。书籍到底能保存多久?我们的环境中隐藏着哪些影响图书寿命的因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书保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吧。

 

图书馆和家庭的藏书

图书馆是图书等各类文献的收藏和对公众的服务机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各类公私藏书单位三千余家,收藏古籍总量约五千余万册。以国家图书馆为例,截至2014年底,藏书总量达到3300万册,其中普通古籍164万册,善本特藏27万册。我国古代图书馆事业分公藏、私藏两条主线,交叉相辅发展。私人藏书和官府藏书、书院藏书、寺观藏书齐名,并称为我国古代图书馆事业的四大支柱。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传播、发扬光大与私人藏书密不可分。我国近代私人藏书家周叔弢、郑振铎等倾尽所有收书爱书,最后将文献捐赠给国家图书馆等公藏单位,成为公藏书的有益补充。

永久保存现在的历史文献以及以后将成为历史文献的珍贵资料,就是保存和传承历史、传承人类文明。

 

纸张能保存上千年

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物品,纸本文献也不能例外。宣纸素有“纸寿千年”之说,大约就是说纸张能够保存上千年。就现存的藏品来看,纸张的寿命远远超过1000年,耐久性好的纸张其保存寿命至少在2000年以上。国家图书馆馆藏中有确切纪年的文献是公元417年的《律藏初分》,距今已有约1600年的历史,保存现状依然完好,再保存500年甚至上千年都有可能。国家图书馆目前也正在做纸张保存寿命方面的深入研究。

图书在保存的过程中,会发生纸张老化、字迹褪色等变化。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纸张老化后,宏观上的表现是纸张变黄,微观上的表现是纸张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主要是纤维素和半纤维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导致纤维长度变短,纸张物理强度降低,甚至一碰即碎或者粉化。

不同种类的字迹的耐久性能也不同。其中,墨、墨汁、黑色油墨等的色素成分是炭黑,与纸张的结合方式是渗透结膜,为最耐久的字迹。彩色油墨、蓝黑墨水、印泥、静电复印字迹等的色素成分是颜料,与纸张的结合方式是结膜或吸收,为比较耐久的字迹。而色素成分为染料或者字迹以填充或粘附方式固定在纸上的,都属于不耐久字迹,前者如纯蓝墨水、红墨水、复写纸、圆珠笔等,后者的典型例子是铅笔。

20151084图书如何长久保存-上_f1.jpg

图. 《律藏初分》距今已有约1600年,依然完好。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5年第10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