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下)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生物 • 医学

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下)

《科学世界》  发表于 2018年05月08日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否需要几代人的检验?

有人认为,推广转基因食品,首先要保证转基因食品的绝对安全。即使现在吃了没事,不经过十几年甚至几代人的检验,怎么能知道对人没有害?

乍听此话似乎有一定道理,因为安全与否都需经过长时间的检验。但从科学上说,这种观点在思维和认知上是有问题的。

 第一,什么是安全的食品?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安全食品包括三个要素: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从法律上来看,通过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获取了上市许可的食品就是安全的。现行的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评价,包括了营养学、毒理学和致敏性的评价实验,这些评价方法本身就是上百年间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提炼,足以排除可能出现的种种潜在危害。此外由于社会舆论的要求,也加入了实验动物三代繁殖等内容,能在相当程度上预估实验动物后代的安全风险。当然,如果一定要求什么“绝对安全”、“绝对没问题”,目前是没有实验能证明的。但是,世界上又哪有“绝对安全”的食物呢?在传统食物中,槟榔和红肉均为一级致癌物;传统育种方法如诱变和杂交,其基因的变化远比转基因更不可控。从目前来看,只有科学方法能够有效评估哪些食物相对安全,哪些食物相对不安全,而主观的臆测对于实证毫无帮助。         

  201602p36_f2.jpg

传统食物同样有风险

现实生活中,对人体可能造成风险的传统食物有很多。以致敏性而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就把牛奶、鸡蛋、鱼、甲壳类(虾、蟹、龙虾)、花生、大豆、核果类(杏、板栗、腰果等)及小麦这8类食物列为常见过敏食物。而在研发的抗过敏转基因作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过敏风险。

 

第二,转基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已有长期和大规模实践的经历。每年有上亿公顷土地种植转基因作物,数亿吨转基因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数十亿人食用转基因食品,尚未发现任何有真正科学证据的安全问题。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生物技术办公室的创始人亨利·米勒(Henry Miller)是一位医师兼分子生物学家,他表示:“在美国,超过80%的加工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仅在北美地区,消费者使用了超过3万亿份含有转基因的食品,未发现一起有记录的不良反应。”

第三,也有人认可转基因研究可以推进,但又认为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应当几十年后再说。这种说法忽视了农业科学研究并非是阳春白雪,而是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收取丰厚回报的产业。我国在转基因领域投入了大量科研基金,如果成果仅仅是论文、报告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话,将大大打击科研人员的热情,并影响商业公司投入的积极性。另外,世界范围内的科研竞争也并非伊甸园,如国际转基因巨头孟山都公司,在2014年一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就有约17亿美元(约合112亿人民币,用于转基因研究的约占一半),高额投入研发的优良种子卖给农民后,回收的利润足以支持科学家们继续发挥聪明才智,而良种又让农产品在国际上具备足够的竞争性。如果没有产业化的激励,而要在科研上领先,无异于缘木求鱼。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62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