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作物不会导致“超级杂草”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生物 • 医学

转基因作物不会导致“超级杂草”

《科学世界》  发表于 2018年05月08日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除了食用安全性之外,还要检验环境安全性,通过安全评价的转基因作物对环境是安全的。近来,有关种植转基因作物是否会引发环境风险的讨论主要聚焦在:转基因作物中的外来基因会不会随着花粉的传播而发生基因漂移,并将其传播到野生种群乃至其他物种。

“墨西哥玉米事件”就是一例。一篇200111月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文章,称在墨西哥南部地区采集的6个玉米野生品种的样本中,发现有CaMV35S启动子及与某种转基因抗虫玉米中adhl基因相似的序列,认为转基因成分已扩散到了野外。但经过检验,发现其测出的CaMV35S启动子为假阳性;而所谓和adhl基因相似的序列,其实是来自于野生玉米本身的adhl-F,并非转基因抗虫玉米特有的基因序列adhl-S。对此,《自然》杂志于20024月刊文称上述论文的结论是“对不可靠实验结果的错误解释”,并申明“该文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发表”。墨西哥小麦玉米改良中心也发表声明指出,通过对其种质资源库和新近从田间收集的152份玉米材料进行检测,并未在墨西哥的任何地区发现CaMV35S启动子。

2010年,人们在加拿大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地里发现个别自生油菜植株可以耐受13种除草剂,这件事引起许多人的担心:如果抗除草剂基因随花粉到处传播,是否会产生能抵抗多种除草剂的“超级杂草”呢?

事实上,即使对非转基因的油菜长期使用同一种除草剂的话,也能筛选出对这种除草剂具有抗性的植株。验证表明,并没有足够证据支持上述自生油菜植株中的抗除草剂基因来自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而且,这种油菜在喷洒了另一种除草剂24-D后即被全部杀死。因此,所谓“超级杂草”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到现在为止,世界上并不存在令人束手无策、肆意疯长的“超级杂草”。

理论上来说,无论是转基因植物还是非转基因植物,它们的花粉漂移造成基因交流的概率和对环境影响的程度都应当是相同的。目前,尚未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传播会对其它种类的植物造成危害,因而科学家更关注转基因作物和野生品种之间基因交流的可能性,并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

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转基因植物难以通过花粉传播的形式将外来基因传入非转基因植株中,即便个别植株能形成种子,也难以形成种群优势而把基因扩散出去。其主要原因在于,和其他农作物一样,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是为了适应人类需要而被选择的。例如在野外环境中没有除草剂的选择压力,抗除草剂基因在生存竞争中也就没有生存优势。

                                             201602p38_f1.jpg 

“超级杂草”仅是想象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6年2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