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需要考虑科学之外的成本(下)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生物 • 医学

政府需要考虑科学之外的成本(下)

《科学世界》  发表于 2018年05月08日

科学世界:有人认为,我国对大豆的对外依存度过高,如果国外突然停止供应大豆,就会马上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寇建平:以2014年为例,我国对大豆的需求,就是国产的一千多万吨,再加上进口的七千多万吨。如果不进口大豆,只靠我国自己种,要种出七千多万吨大豆,即使有美国那么高的单产,也需要近4亿亩耕地。国家要保证农产品供给,不可能单独为大豆划出4亿亩耕地。随着我国每年对大豆需求的增长,种植大豆的耕地面积也必须随着增长。我们现在都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对蛋白质特别是动物蛋白有了更高的需求。这些产肉、产奶的动物都要吃含豆粕这类蛋白质含量高的精饲料。我们的城市化水平还要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要不断改善,因此,对粮食的需求还要增加。既然我们无法自己种出这么多粮食,只有买国外的了。

粮食安全是个大概念,很多人对这个概念有误解。难道说,每个国家要把所有的粮食都自己生产才能叫做“粮食安全”?要是那样的话,历史上的“闭关锁国”政策是最“安全”的了。中东地区的那些产石油的国家,几乎没有耕地,都是大面积的沙漠,他们该怎么谈粮食安全呢?我们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利用两组资源和两组市场,各国用自己的优势商品来换取自己需要的商品,这就是国际贸易的规则。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保证农产品供给,谷物基本自给,饭碗里装着自己的主粮(小麦、水稻、玉米)。”农产品除了给人作为食物,还要有一大部分作为动物饲料。如果留给动物作饲料的粮食也要完全自给,我国的18亿亩耕地是远远无法养活这么多人口的。我们只要把基本的主粮保住,其他的就可以随行就市了。进口大豆的价格很便宜,而国产的传统大豆要施很多农药和化肥,产量很低,还远远满足不了国内的需求。

还有,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脱离目前的国际形势。仅靠“闭关锁国”、“自力更生”不能保证粮食安全。能有效供给粮食,满足国内人民的需求,就是粮食安全。不光粮食要追求安全,工业也要追求安全。目前我国的飞机发动机、高级汽车的发动机都要依赖进口。我国的粮食一直在增收,国际的粮价一直在下降。我国已经加入了很多国际组织,参加了各种国际公约,和各国保持友好关系,就能保证粮食安全。反过来也可以这样想,在很多欧美国家的日用品都是中国生产的,那么外国人会不会感到不安全呢?“万一中国不出口日用品了,那我们连一把刀、一只锅都生产不出来了。”因此,这种看法是杞人忧天。


201602p48_f.jpg

中国大豆历年产量、进口量和总量

 

科学世界:主粮能推广转基因作物吗?

寇建平:首先,这个提法就有问题。从安全性上来说,无论是主粮还是杂粮,我们对所有的食品安全的要求是一样的,都必须是安全的。不能说主粮必须安全,就用严格的审核程序,而杂粮就可以把标准降低一点。

第二,主粮的产业化,必须具备几个条件:技术成熟、生产有需求、农民欢迎、国际贸易上对我国有利、安全性没问题。经过多个角度综合评估之后,才能决定是否推广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以及在什么时间和范围内推广。

 

科学世界:我国是否推广种植转基因作物种植,主要基于什么来考虑?

寇建平:如果要推广转基因作物种植,希望我国农产品的产量能有一个大的提升。偷偷种植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农民,固然是看到了可以少打农药、节省劳动力的优点,但他们没有看到其他方面的影响。在追查转基因大米的新闻报道之后,湖北生产的大米就卖不出去了。由于很多消费者对转基因不理解,造成了一些恐慌心理,就会排斥可能混有转基因成分的一切产品。当然,不能简单地说农民欢迎就推广。受到农民欢迎、科学上证明安全,只是推广种植的一个前提。我们还需要综合考虑推广、种植以后,对种业是什么影响?国外的跨国大公司介入竞争后,我们还能否保持优势?

每个国家出口转基因食品到其他国家的时候,都要申请进口国的安全证书。一般来说,审核一个品种的安全证书需要3年时间,因此,出口国在贸易开始的3年前,就要把安全证书拿到手。美国的跨国公司到欧盟申请一个基因的安全证书,平均要经过3年,花费1亿美元。如果还想要出口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同样需要支出这些时间和金钱。假如推广之后,农民发现受益不如理想中那样好,不愿意再种植转基因作物了,那么,政府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来阻止基因的扩散,否则会影响到其他商品的国际贸易,到时候谁来承担这个成本呢?流通和监管都要支出很大的成本。加入这些额外的成本以后,如果推广种植转基因作物,最终却连这些费用都没有赚回来,那么总的推广效果就是负的,会得不偿失。只有先把这部分成本覆盖了,如果收益还有富余,才有推广的价值。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62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