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理、社会监督需与技术突破同步
回顾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生命科学,曾引来“禁”声的,首先是DNA重组,之后是动物克隆与干细胞研究,最近的是CRISPR技术。而争议浪潮最大的始终是转基因。科学界在这些技术发明伊始,没有同步进行自我的安全和伦理问题的建议倡导,而最终招致公众的非议。也许科学家们认为,生命科学的成果,会像高速铁路、智能手机那样以道理和效果服人吧。
公众对转基因的不信任,不只是对科学家的不信任,还有对社会监管的不信任。对大部分可能涉及争议的科技进展,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相关机构,似乎都是要么不管,要么禁止。也许只有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个例外,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关于人类基因组与人权的全球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Genome and Human Rights)的决议,到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都尤为关注监管相关问题,而使人类基因组的研究一直有条不紊地开展。
这又使我想起最近关于生命科学的几个重要突破。一个是合成生物学及其真正具颠覆意义的“基因组设计和合成”。其本质是从头设计新的生命体的基因组。毫无疑问,这将对整个人类社会带来重大影响。作为积极的倡导者,我们在一开始便建议要明确研究规范,并将其变得如“希波克拉底誓言”那样家喻户晓。使每一个相关科学家有规可循,让监管及时到位,令全社会放心。
二是CRISPR这一具有重大颠覆意义的新技术,在反对声大规模出现之前,应该立即举行由发明、应用、支持这一技术的科学家倡导的安全与伦理讨论。
三是基因组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这将真正关乎千家万户的福祉,但也可能导致新的“遗传歧视”和“优生论”死灰复燃。要从现在就开始进行反对遗传歧视的讨论,并在法律、法规层面保护个人基因组的隐私,让残疾人回归社会,纠正那些认为他们是“不应该出生”的人的认识。华大基因的前台与实验室都有“先天愚型”患者在工作,就是在这方面的尝试。
像“转基因技术及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这样的争论,希望今后能够不再出现。
模仿英国二战期间著名海报“保持冷静,继续前行”设计的转基因海报“保持冷静,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恐惧源于未知,只要我们深入地了解转基因,就能平心静气地对待这项新技术。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6年2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