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感觉的进化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它是生活于陆上还是生活在水中、在食物链中是捕食者还是被捕食者等等。动物的视觉可谓多种多样,每种动物所看到的世界不尽相同。
我们将头不动时眼睛能够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视野分为一只眼能够看到的范围(单眼视野)和两只眼同时能够看到的范围(双眼视野)。就双眼视野而言,根据两只眼到所观察对象的距离的细微不同,加上两眼观察方式的差异,动物因而能够分辨远近,这就是立体视觉。
人多视野
我们人类的双眼视野在水平方向约有120°左。实际上,这一广度在整个动物界都算得上是顶尖的。眼睛越是集中于头部前方,两眼视野就越宽广。一般认为,人类曾经在树上生活,其间不断进化,使得双眼逐渐从脸的两侧向正面集中。此外,作为食肉动物的猫的双眼视野也很宽广,它们因而能够利用立体视觉来捕食。
我们人类的瞳孔呈圆形
人类的眼睛位于头部正面,自然状态下眼球朝向前方。每只眼睛在水平方向上能看到约145°的范围。左右眼视野重叠的范围(双眼视野)约有120°,拥有立体视觉。另外,从水平位置算起,向上的视野约有55°,向下的视野约有75°。
一般来说,眼距(双眼间的距离)越大,双眼视野就越狭窄,作为被捕食者的食草动物就充分表现了这种特征。但是相对地,它们有着十分宽广的单眼视野,比如说兔子就拥有着360°的视野,这样,不仅前方,其后方的一小片区域也存在立体视觉。因此,假如你从其正后方悄悄接近一只兔子的话,它是能够感知到你的距离的。
多样的瞳孔:猫的是纵向,马的是横向
下面,我们就来比较一下不同动物的虹膜和瞳孔。虹膜和瞳孔用于调节眼睛的进光量。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灵长类动物都有着圆形的瞳孔,围合出瞳孔的虹膜的内边缘有一圈环状的肌肉,称为瞳孔括约肌。而猫的虹膜上的肌肉则是分布于瞳孔两侧,纵向伸展,就好像索绳袋上的细绳一样,控制着瞳孔开口的大小。这种瞳孔的形状在蛇、鳄鱼和鲨鱼等捕食者身上很常见。这是因为相对于圆形的瞳孔,这种瞳孔能够更快地放大和缩小,也就便于捕食者迅速地将焦点对准猎物。
猫的瞳孔呈纵向的椭圆状,在明亮处仿佛一道切口般细长。与圆形的瞳孔相比能够更快地扩大和缩小,对进光量的调节效果更好。与人类相同,眼睛位于头部正面。每只眼睛水平方向的视野范围约为200°,立体视野的范围约为120°。
作为奇蹄类动物的马的瞳孔是横向长条形的,一般认为,这种形状有利于它们在水平方向上得到更为宽广的视野。不仅如此,其眼睛内部感光细胞的高密度区域也是水平分布的。可见,每种动物都各自进化出了与其相配的眼睛。
马的瞳孔呈横向的椭圆状。一般认为这是为了确保它们在水平方向上能够拥有广阔的视野。马的左右两眼分别位于头的两侧,其瞳孔是横向的,所以每只眼睛在水平方向上能够看到大约210°的巨大范围。拥有立体视觉的范围约有65°,看不到的范围仅有很窄的3°左右。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