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板块俯冲型地震前后地壳的变形
图/J. Clague,P. Bobrowsky,R. Hyndman
尼泊尔地震的起因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持续挤压,而引发地震的断裂带属于逆断层。喜马拉雅地区位于断层的北方,也就是上盘。按照逆断层滑动的方向,应该是上盘上升、下盘下降,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应当抬升才是。但欧洲科学家通过卫星传回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数据发现,珠穆朗玛峰下降了约2.5厘米。
这是因为虽然印度板块以每年4厘米的速度向欧亚板块俯冲,但断层并没有时刻在运动。在地震间期,断层被板块间强大的摩擦力“锁定”,地壳的缩短只能通过上盘的褶皱实现。于是喜马拉雅山以及以北地区便褶皱成山,在水平方向上缩短并在垂直方向上隆升,形成了雄伟的青藏高原。而当板块间的挤压应力积累到足以克服摩擦力时,断层重新活动,地震便爆发了。此时上盘得以在水平方向上伸展,而在垂直方向上便可能会有所下降。此次喜马拉雅地区高度的普遍下降很可能是由于此种效应造成的。
不过,珠穆朗玛峰的下降只是短期现象。因为在不发生地震时,它每年都会长高1厘米左右。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5年第6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