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机器人治疗前列腺癌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生物 • 医学

用机器人治疗前列腺癌

《科学世界》  发表于 2018年05月08日

近年来,前列腺癌患者数目不断增加。使用微创手术机器人切除前列腺的手术由于出血量少、术后痛苦少、可以降低并发症风险的优点,备受医学界瞩目。

 

前列腺癌,是在分泌前列腺液(精液的一部分)的器官“前列腺”所出现的癌。虽然它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确,但是一般认为,年龄增加或遗传因素可能导致发病。近年来,中国前列腺癌患者数目不断增加。研究显示,2009年,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已经达到9.92/10万(约为万分之1),在全部癌症发病和死亡的构成中,前列腺癌分别占据3.12%1.87%,为第6和第9位。在初期,患者并没有什么自觉症状,但当癌症不断发展并转移到淋巴结后,患者就会腿部浮肿,如果转移到骨头的话,就会出现腰痛等症状。

一般来说,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有“手术”、“放疗”、“激素疗法”、“化疗”等。如果癌细胞没有转移的话,标准的治疗手段就是切除前列腺和精囊的“前列腺全切术”。

所谓前列腺全切术,就是将前列腺与膀胱和尿道切开,切除前列腺,再将膀胱与尿道吻合在一起的手术。这种手术有两种操作方法,或者是在腹部开一个大口进行常规手术操作,或者是在腹部开一个小孔用内窥镜做手术。但是这种手术有一个缺点,就是在手术中如果不小心损伤了围绕着前列腺的血管或者勃起神经的话,会导致大量出血,手术后也可能会引发勃起不全等症状。此外,如果膀胱与尿道的吻合方法不正确的话,术后可能会出现尿失禁。

 

操作机器人手臂切除肿瘤

于是,一种作为减少患者的肉体与精神负担的方法——利用微创手术机器人“达芬奇”(da Vinci)的手术方法——就备受关注了。

达芬奇,是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开发的机器人。手术时,先在患者腹部开出小孔,医生遥控安装在机器人手臂上的叫做“钳子”的手术器具或者内窥镜摄像头进行手术。虽说是“遥控”,其实医生与机器人手臂也都在同一个手术室里。

达芬奇是由“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器械臂系统”、“成像系统”三部分构成。在床旁器械臂系统上,安装着机器人手臂。外科医生控制台,是这个机器人手臂的控制台。成像系统,则负责显示从床旁器械臂系统传送过来手术实时图像。这些图像被传送到外科医生控制台,医生边看图像边进行手术。

201506用机器人治疗前列腺癌_f1.JPG

图:达芬奇前列腺切除术

①在腹部开6个直径约1厘米的小孔

②将达芬奇上所安装的钳子或内窥镜从孔中伸入腹部

③灌入二氧化碳,使腹部膨胀起来

④切开前列腺和膀胱

⑤剥开覆盖在前列腺上的勃起神经及血管

⑥切开前列腺与尿道,将前列腺和精囊从腹部开孔处取出

⑦检查癌症是否转移到淋巴结内(图中没有画淋巴结)

⑧将膀胱和尿道吻合在一起

⑨缝合腹部的刀口



像人手一样活动,使用不晃动的钳子进行精密手术

达芬奇的优秀特征之一,就是它的“高分辨率、高倍率的3D图像”。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在机器人手臂上安装了3D内窥镜镜头。最新机型(da Vinci Si)所搭载的镜头,最大可以将图像放大40倍。利用达芬奇进行前列腺癌切除术的日本顺天堂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崛江重郎教授说:“达芬奇虽然还不能传递机器人手臂接触患处的感觉,但是由于通过这些3D图像可以把握患处的详细情况,所以进行手术几乎没有障碍。”

达芬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拥有“可以像人的手腕一样转动的钳子”。也就是说,它可以像人手一样进行组织的缝合。坐在操作台前的医生,他的手部动作可以传递给缩小了的钳子上。此外,达芬奇具有钳子防抖功能,所以可以进行非常精密的手术。

正是由于这样优秀的机器人技术的存在,医生才可能比过去更安全、更精确地进行前列腺切除。进行达芬奇手术后,出血量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大幅减少,术后疼痛以及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勃起不全、尿失禁)也降低了。

崛江教授介绍说,像达芬奇这样的机器人手术,还具有可以让外科医生快速掌握技术的优点。对于达芬奇机器人手臂的简单操作,医生只要进行几次就可以掌握。不过,要掌握手术所有的技术,大概还是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

2007年,随着解放军总医院引进了首台达芬奇机器人,这种先进的手术器械就开始进入了中国。有数据显示,截至20152月,中国内地约有29家医疗机构引进了33台达芬奇机器人,而率先引入的解放军总医院已经开展了一百多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高居全国第一。

除了前列腺癌以外,其他的癌症(如大肠癌等)或疾病也可以适用。如果费用能够进一步降低,那么这种机器人手术一定会进一步普及。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5年第6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