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蛇的种类繁多,主要可以分为两类:无毒蛇和有毒蛇。区分这两种蛇最重要的标志是看它们有无毒牙和毒腺。无毒蛇由于没有毒腺,它的头部通常呈椭圆形。而有毒蛇一般会在头部两侧、眼的后方长有一对毒腺,因此大多数有毒蛇的头部两侧明显扩大而呈三角形。在毒蛇的上颌骨处,一般还生有毒牙,毒腺分泌的毒液经毒牙上的槽,注入被咬的动物体内。
有毒蛇的毒腺是从唾液腺进化而来的,也就是说,在生物的进化史上,一些蛇经历了从无毒到有毒的进化历程。许多科学家认为,毒腺的演化将有利于蛇类的捕食和进食。因为毒液可以作用于神经和血液循环系统等,使猎物在短时间内受到致命的伤害,因而蛇的捕食就变得轻松而高效;毒液还具有消化液的功能,它能溶解猎物的组织,使蛇能更快地吞咽和消化食物。此外,蛇的毒液也是其自我保护的利器。
毒蛇是进化的产物,相较于无毒蛇,它们似乎更能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那么,是不是无毒蛇就更容易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呢?其实不然,例如,蟒蛇是当今世界上较古老的蛇种之一,像这样的大型蛇类,它们的攻击力很强大,不需要毒牙就可以成功捕食;还有一些无毒蛇具有像某些毒蛇一样鲜艳的色泽斑,从而使其天敌不敢贸然取食。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每种动物都有它自己的一套逃避天敌、维持生存的本领,大自然也因此而丰富多彩。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5年第4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