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世界:与嫦娥登月相比,火星项目的主要难点有哪些?
贾阳:着陆月球主要靠发动机减速。着陆火星就不同了,需要在进入火星大气的过程中利用大气减速,把大部分动能消耗掉;接着还可以利用降落伞进一步减速;最后才是利用发动机工作,进行障碍规避。所以一次火星的着陆过程更为复杂。
着陆后的主角就是火星车了。我曾经负责月球车的设计,但月球车是无法直接用于火星的。相比而言,设计火星车的难度主要有这样几点。
火星距离太阳更远,同样的面积下太阳光的能量只有月球表面的40%,因此,为了接收更多的阳光,火星车的“翅膀”(太阳翼)将变得更大、更漂亮,而且“翅膀”的方向还要不断调整,努力对着太阳的方向。另外,在火星的夏季,常常形成尘暴,有点像地球上的沙尘天气。此时火星车接收的太阳光能量急剧下降,必须为火星车设计一个“休眠”模式,耐心地等待尘暴过去。
火星表面的重力只有地球的38%,但是比月球表面的重力大多了,因此火星车移动的时候,就需要更大的功率,火星车的“筋骨”也必须设计得更强壮才行。
月球距地球相对较近,月球车工作的时候,地面很快就能知道车上的状态,遇到紧急情况,地面控制的指令也可以很快送到。但是火星车的信号传到地面,最长需要20分钟,地面的指令又需要20分钟才能被火星车收到。所以必须为火星车设计“超强大脑”。一般的情况,火星车都要自己处理,只有特别复杂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了,才交给地面的“师傅”们解决。
通信方面也与登月不同。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而轨道器是沿着一个大椭圆轨道环绕火星飞行。我们只能在轨道器和火星车比较接近的时候通信,每次可以通信的时间大约是1个小时,这时候传输的码率高。
科学世界:前面说到利用放射性衰变来为火星车保暖。但是火星有大气,通过对流会不会很快就把热量给散掉了?
贾阳:这确实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在没有大气的环境中,比如月球上,我们就像给月球车穿衣服一样,包上由多层隔热膜组成的保温材料。但火星有大气,这个我们最常用的办法就不行了。因为各层膜之间不再是真空,有了气体,就无法保温了。就像保温瓶的真空内胆如果漏了,就不再有保温效果。
所以我们现在用了一种新材料,叫气凝胶。它的成分其实是二氧化硅,但密度极小,原子之间充满纳米级的微孔,其中的气体分子运动受到限制。因此它虽然是固体,但是导热系数极低。用了这种新材料,就不需要隔热膜了。
科学世界:不能像保温瓶那样做一个真空的外壳吗?
贾阳:做成真空的也可以,但这样就会有其他问题,比如要保持真空,各种电缆等就不能从外壳穿过。当然这都可以用各种方案解决,但是代价太大了。
科学世界:月球有很厚很松的月壤,但火星地面更硬。火星车的车轮也和月球车不同吧?
贾阳:我们月球车的车轮是“弹性筛网”结构,就像网球拍那样,上面有一些履刺,以提高牵引力。这样的网状结构在火星坚硬的表面上肯定会破掉,所以我们的火星车要做实体胎。但不是橡胶的,而是用金属制成的,因为橡胶在低温度下会玻璃化,变得很脆。
受损的美国好奇号火星车的车轮
科学世界:我国有没有将航天员送上火星的计划?
贾阳:技术难度很大,现在仍然是概念性研究阶段,还没有形成具有可实施性的计划。目前我国科研人员正在开展相关的基础性研究,我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的载人火星探测一定会实现。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6年3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