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因为大家都知道了除菌可以预防胃癌,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进行检查及根除幽门螺杆菌。
检查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方法,主要分成两类。一种是使用内镜取出胃部的一小部分活组织,再进行检查(包括对活检标本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微氧环境下培养、涂片或常规病理切片中寻找幽门螺杆菌)。第二类办法不需要让器械进入胃部,比如查找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抗体及粪便中的幽门螺杆菌,或者进行尿素呼气试验。这个试验首先要让受检者服下用同位素标记过的尿素,如果受检者已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就会像前文说过的那样,进入胃部的尿素将被幽门螺杆菌分泌的尿素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此时让受检者呼气,呼出的二氧化碳一般应为12CO2 ,但如果含有13CO2或14CO2 ,就可以确定被标记过的尿素的确在胃部被分解了,换言之,受检者被感染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了。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按说抗生素就能很好地对付它了。但是,大多数抗生素在胃内的强酸环境下活性会降低,而且也无法穿透胃表面的黏液层到达幽门螺杆菌寄居的位置,因而很难根除它。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能够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单一药物。
因此,人们创造了药物联合疗法。PPI(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抑制胃酸分泌,让胃内的酸度变弱,有利于抗生素发挥效用;胶体铋剂可以保护胃黏膜,也有一些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或是PPI、或是胶体铋剂,从中选择1种,再从指定的3种抗生素注中选择2种,这样选出的3种药同时服用一个星期,就称为三联疗法。由于菌株耐药等原因,初次使用三联疗法的成功率大约可以达到70%。失败了也不要紧,还可以改用1种PPI、1种胶体铋剂和2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成功率甚至可以高达97% 。
还有什么手段与幽门螺杆菌战斗?
今后,如果抗药性的幽门螺杆菌的比例增加的话,是不是还有其他办法可以降低幽门螺杆菌的致病风险呢?
比如,大家可能听说过某种酸奶对幽门螺杆菌有效。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某种酸奶中所含的乳酸菌,以及花椰菜、可可、茶等物质中所含的抗菌成分,都可以减少幽门螺杆菌的数量。但是菌数减少后,病情是否能够相应减轻还无法确认,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食物可以改善胃炎或胃溃疡,降低癌症的发病率。专家认为,细菌几十分钟就能成倍增殖,因此暂时性地减少细菌数目,可能没有什么意义。
科学家们还在研究幽门螺杆菌的行动特性。幽门螺杆菌会游向尿素或者氨等特定物质浓度较高的地方(趋化性),还可以利用像信息素之类的物质相互沟通,从而了解伙伴的密度程度(群体感应)。进行群体感应的细菌,当它们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以上时,就会一起释放出毒素。科学家们认为,对这些行为的研究有可能帮助开发新药物,来对付那些产生了抗药性的幽门螺杆菌。
通过幽门螺杆菌也可以了解人类的历史
为了弄清楚幽门螺杆菌的毒力因子,科学家们对世界各地的幽门螺杆菌进行了基因解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幽门螺杆菌的基因有着很大的差异,甚至可以达到50%,远超过各人种之间的基因差异。科学家认为,分析这些差异,有可能帮助研究人类的发源和迁徙。
科学家们对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的基因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似的话,说明它们分化的时间还不长,如果差异很大的话,说明它们已经分化很久了。因此,通过调查比较这些基因,就可以画出幽门螺杆菌的图谱(从主干不断产生分支的示意图)。从该图谱以及各类型幽门螺杆菌的地理分布,就可以看出幽门螺杆菌是如何在世界上传播的。
2007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幽门螺杆菌是从约5.8万年前,从非洲开始向世界传播的。由于它随人一起移动,所以可以说,它的扩散路线与年代,也就是人类迁移的路线与年代。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这与当前考古学以及遗传学的观点也是吻合的。目前的结果只是基于幽门螺杆菌1500个基因中的7个基因的比较得出的,如果对所有基因都进行比较的话,可能会对人类迁移路线的细节了解得更加清楚。
5.8万年来,幽门螺杆菌一直随着人类前进。近年来的研究让我们渐渐看到它不可思议的真实面目,然而,这不是说我们已经了解了幽门螺杆菌的全部。今后,也许我们还会发现其他关于人类的迁移历史、幽门螺杆菌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的让人意外的事实。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