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完美吗?(上)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心理 • 人文

完美主义完美吗?(上)

张奕  发表于 2018年05月10日

小李今年30出头,正值事业上升期的他对自己有着很高的要求。工作中,他总是能让事情按照自己构想的方式和步骤进行,任何细枝末节的错误都逃不出他的“法眼”。在上司眼中,他是最上进的员工;在下属眼中他堪称“中坚”。然而,看似春风得意、风头正劲的小李却常常陷入焦虑、疲惫中。

听到这里,你是否觉得小李的故事有点熟悉?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对自己有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完美主义者,他们通常是人们眼中的精英。心理学将这类看起来极具上进心,对生活、学习、工作、自我有着近乎完美标准的人定义为“完美主义人格”。而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是否真的就完美无缺、没有瑕疵?

120405_完美主义-1 图1.jpg


 

追求完美是人的本能

美国心理学家Holt等人在著作中归纳道:当人格的最显著特质是追求完美和避免不完美时,人们会把这类个体称为“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的行为多种多样,但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以获得完美感或消除、回避不完美感为显著表现。

对完美的一般性偏好,是人类的本能。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发现,幼儿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会经历一个对事物的完整性过分敏感的时期,出现“不完整焦虑”。在这个时期,孩子常常因为自己钟爱物体(尤其是食物)的破损而出现挫折情绪:当你把孩子喜爱的水果咬了几口再递给他,他很有可能哭闹不休或者拒绝食用——这便是人类追求完美意识的萌芽。中国临床心理学家訾非对这类现象做出了解释:幼儿对不完整食物的焦虑反应是功能性的,他们脱离母乳喂养后,要逐渐获得自主获取食物的能力,而对不完整食物的排斥能够降低通过食物感染疾病的风险。当幼儿渐渐长大,对食物安全性的判断能力变得成熟,这种敏感性也会逐渐消失。

随着个体的成长,在幼儿时期“追求食物完整感”的基础上,人们的完美感指向变得越来越抽象:从追求感知层面的完美(如偏爱顺序、清洁、光滑)到抽象思维层面的完美(如偏爱秩序井然、按计划行事);从追求自我意识的完美(如偏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获得成功)到超个体层面的完美(如期待民族、社会甚至更大的群体的完满)。

从人类追求完美意识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每个人都是偏好完美的。但凡事过犹不及,所谓“完美主义者”对完美的要求显然比普通人高得多,而且他们对完美的要求甚至脱离了实用功能的层面,他们并非在“为了生活的美好而追求完美”,而是“为了达到极度完美的形式而追求完美”。

 

身边的完美主义者

A是一位瓷器设计师,在一件器皿设计之初,他便有了完美的设想,形状、颜色、花纹等都在他的脑子里形成具体的形象。但是,器皿做出来之后总不如他想象得好,没有达到和他的设想一模一样的效果。即便同事和顾客对他的作品大为赞赏,也不能消除他的失望和挫败感。他也承认,他的作品未必有什么缺点和错误,但“毕竟不是所设想的那样”,所以无论如何,他都认为自己的作品是失败的。

大学生B是学生会干部,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在同学中口碑很好。但她的成绩并不拔尖,这让她感到非常焦虑。她认为一个大学生不单要有组织能力,成绩也要优异。另外,她还参加了好几个社团,热衷健身活动、公益活动⋯⋯于是她疲于奔命,压力巨大。但如果让她舍弃任何一方面,她都不能忍受,因为“要干就要都干好”。

C也是一名大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考试不能通过。但实际上,他中学阶段数学成绩很好,还拿过数学竞赛一等奖。进入大学之后,因为不在数学系,他不再有大量时间花在数学上,也遗憾地放弃了当年成为数学家的梦想。他认为如果只是随便学学便对不起这门学问。任其挂科,自己反倒好受一些。

D在准备一个出国外语考试,她给自己定下每天背英语单词的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她要求自己每天都要比前一天多背一些,这样自己才能感到有所进展。起初还好,但后来每天背几百个单词令她不堪重负,最后不得已只好把背单词的任务放弃了。

通过上述4个案例,我们发现,完美主义者对事物抱有极高的、不切实际的期待和要求,这使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苦恼。訾非由此归纳出4种完美主义人格的心理动机:是其所是、十全十美、最佳、越来越好—这是完美主义者对自己、对别人、对事情的绝对标准,“事情必须跟我想的一样”、“每件事都应该完满无缺”、“我必须做得最优秀”、“事情应该越变越好”的“法西斯式”命令把完美主义者逼上心理崩溃的悬崖:当这些不合理的主观期望被现实摔得粉碎时,他们就会面临各种负面情绪:压力感、焦虑感、疲惫感、挫败感,甚至还会因此而自暴自弃。所以,人们对完美的偏好一旦达到完美主义人格的程度,不但不完美,还会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2年第4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