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千里,还是始于足下?(1)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心理 • 人文

放眼千里,还是始于足下?(1)

李旭  发表于 2018年05月17日

如果邀请你作为陪审员,对一个器官捐献法案的确立做出判断,条件是在另一个房间有你的同伴,在得知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后,你要做出判断。至于这个法案的生效时间,可能是下周,也可能是一年之后。在这两种情况下,你的选择会一样吗?你会受同伴观点的影响吗?在你给出答案之前,请先考虑一下,你支持或者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上述场景并非凭空虚构,而是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莱杰·伍德等人对大学生所做的实验。现在我们来看看实验的结果:当考虑法案一年后生效时,大多数被试的判断不受同伴影响;而如果是几天后就会生效的法案,被试的态度就会显著受到同伴的影响,在同伴持支持态度的情况下,被试也会更倾向于支持法案的确立。

 

发现“时间解释理论”

上述实验的结论,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利伯曼和美国纽约大学的特罗佩二人在1998年撰文提出的时间解释理论的预测不谋而合。在这个理论中,两位学者阐述了一个观点:当我们知觉远期事件时,多采用高水平解释,这种解释多偏向于抽象的、简单的、核心的、主要的和去背景化的方式,可简单理解为“为什么”。比如在捐献器官的案例中,当生效时间被定为一年的时候,被试可能考虑更多的是,法案对他人和社会带来的好处,诸如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可以帮助他人解除痛苦等。而在解释近期事件时,人们多使用的是低水平解释,这种解释多采用具体的、复杂的、表面的、次要的和背景化的信息,即“怎么做”会被更多地纳入考虑范围,比如,捐献器官可能牵涉到死亡、亲人的情感联系等因素,而且容易受到一些社会环境的影响,比如同伴的态度。在两种不同的解释水平下,人们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标准,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间解释无处不在:跳槽、搬迁、周末如何安排活动、以及购物等消费行为,在不同的时间限制下,我们可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既可以为“寻一个更好的前途”而跳槽,也可以为“挣更多的钱”而跳槽。由此该研究方向在消费心理学领域引发了一股热潮,陆续有研究者发现,时间并不是影响人们判断的惟一距离因素,其他如空间距离(个体对空间远近的知觉)和社会距离(指社会客体与个体自我差异的大小,如自我-他人;朋友-陌生人)等,也是通过相同的方式作用于人们的心理活动,因此在2003年,利伯曼和特罗佩二人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研究进行整合,提出了解释水平理论,把这些距离因素都归为心理距离,认为人们对事件的反应取决于个体感知和知觉到的距离,而这些心理因素才是影响我们判断的“操纵者”。从此解释水平理论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并且和其他理论结合,逐渐应用于选举、说服、谈判等领域。作为在决策领域里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还于2010年被《今日心理学》纳入“年度十大心理学发现”,可见其影响之广泛。

 

交织的个人态度与时间距离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时间距离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在人们的决策中并不是独立起作用的,而是与个体的认知方式相互作用。2006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弗雷塔斯等研究者发现“个人的偏好和时间距离会相互影响,甚至会影响个体在选举中的投票行为”,其研究结果发表在《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弗雷塔斯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的第一步是让被试列出希拉里·克林顿尽可能多的优点和缺点;第二步,让他们评价“自己在多大程度上想拥有该特质”,评分16分,分数越高表明越想具备该特质;最后一步,让被试评价希拉里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总统,评分17分,1表示特别糟糕,7表示特别优秀。但是,实验还有一个条件,即在这里面有两个时间维度:一个是选举就发生在此时此刻—“你觉得现在她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总统吗?”;另外一个是选举发生在两年以后—“你觉得她到时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总统吗?”大学生被试被随机分配到这两个不同时间维度的条件下,使用一般线性模型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被试认为希拉里的能力和特征对其具有吸引力时,时间距离越远越会增大其对她的“胜任能力”的评价。当被试对希拉里的特质不太喜欢,并且不想拥有时,总体上而言对希拉里“胜任能力”评价较低。而且,随着时间距离的拉长,还会进一步降低对希拉里能否胜任的评价。也就是说,人们对时间距离的感知是做出判断的一方面,个人的态度也会影响决策,而时间因素可以加大个人对事物的偏好。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2年第6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