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质疏松新方向(3)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生物 • 医学

治疗骨质疏松新方向(3)

朱新娜  发表于 2018年05月18日

千丝万缕的关系

那么,Smad蛋白如何促进骨形成?Smurf1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降解Smad蛋白的呢?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先来介绍一项曾经引起轰动的科学研究。

在生物体内,存在着两类蛋白质降解过程,一种是不需要能量的,比如发生在消化道中的降解,这一过程只需要蛋白质降解酶参与;另一种则需要能量,它是一种高效率、指向性很强的降解过程。前一种方法更像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后一种方法则可以提供定时、定点、定向的“拆除”。

20世纪80年代,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弗拉姆·赫尔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被称为泛素的多肽,在后一种蛋白质降解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种多肽由76个氨基酸组成,它最初是从牛的胰脏中分离出来的。泛素就像手持标签的质检员一样,被它标记的蛋白质,就像待宰的羔羊,无一逃脱地被运送到细胞内的“屠宰场”(蛋白酶体),在那里被降解。这3位科学家发现,一般哺乳动物体内都含有3类酶,它们各有分工:泛素激活酶(E1)负责激活泛素分子,被激活的泛素分子被运送到泛素结合酶(E2)上,泛素连接酶(E3)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像是个指挥员,具有辨认指定蛋白质的功能。在E3的引导下,E2携带着泛素分子接近蛋白质,并把泛素分子“捆绑”在指定蛋白质上。当被“捆绑”的泛素分子达到一定数量后,指定蛋白质就被运送蛋白酶体。筒状蛋白酶体根据“标签”识别蛋白质,并利用三磷酸腺苷提供的能量将其降解为79个氨基酸。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E3是一个“灵魂式人物”,起着指认蛋白的关键作用。正是凭借着在上述研究领域中的卓越成就,3位科学家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现在,回到开始的问题:Smurf1Smad蛋白的降解,实际上就是个泛素化的过程,和上面的故事如出一辙。目前,世界上已经被发现的E3有好几百个,而Smurf1是第一个被发现可以降解Smad蛋白的E3,其发现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自然》、《科学》、《细胞》等顶级杂志对此均有相关报道。

那接下来的问题是,Smad蛋白是如何指导骨形成的呢?

在生物体内,Smads家族与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家族密切相关,是BMP家族被公认的信号转导蛋白。BMP是促进骨形成和诱导成骨细胞分化最重要的细胞外信号分子之一,在骨细胞的形成、发育、增殖和分化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配体,细胞核外的BMP首先激活Ⅱ型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从细胞外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然后,Ⅱ型受体激活Ⅰ型受体,并导致Ⅰ型受体磷酸化,接着Ⅰ型受体将信号传递给细胞内的Smad蛋白,Smad蛋白复合体途经细胞质随后移位到细胞核内,与指定靶基因相应的碱基序列结合后,启动基因表达,而这些靶基因编码的蛋白正是骨分化形成的必需蛋白。

张令强说:“信号只有从胞外传递到胞内,才能刺激成骨细胞的基因表达,而Smurf1降解了Smad蛋白,实际上是阻止了信号传递,使得骨形成所需要的蛋白无法合成,从而抑制了骨形成。”

那么,Smurf1CKIP-1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120715_骨质疏松-3 图.jpg

图. BMP-Smad1、Smad5通路介导骨形成

作为配体,细胞外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首先激活Ⅱ型受体。然后,Ⅱ型受体激活Ⅰ型受体,接着将信号传递给细胞内的Smad1和Smad5,Smad1、Smad5结合Smad4形成蛋白复合体,随后移位到细胞核内结合辅助因子,与指定靶基因相应的碱基序列结合后,启动基因表达,而这些靶基因编码的蛋白正是骨分化形成的必需蛋白。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2年第7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