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大秦帝国(3)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考古 • 进化

再探大秦帝国(3)

许卫红  发表于 2018年05月18日

撰文/许卫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部)

供图/许卫红、赵震、肖卫国、周旸

 

件件陶俑均施彩

在秦始皇的陵墓中,无论是人俑还是马俑,表面均有施彩。人俑的用色,有绿、红、蓝、雪青、紫、白等,因“人”施彩,尤以头部制作最为精致。朱红夺目,湛蓝深邃,绿色青翠,粉白温润⋯⋯大胆的用色令人惊叹,满目的色彩让人心生“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的幻觉,其实,这才是秦俑的本来面貌。例如临编4号,“他”的面庞丰腴,类似“田”字形,略带笑意。面部表层彩绘脱落,内彩白色,额、脸颊右侧有较多残存,右眼下眼睑有细笔描绘墨色睫毛,线条极细,不足0.2厘米。

120816_兵马俑-3 图.jpg

图. 兵马俑服饰彩绘

 


陶俑穿着服装类襦。整体宽松,罩于体表,平涂彩绘,施色稀薄,以红、绿、蓝、紫为基本色,粉绿色居多,杂色也很常见,如灰白杂黑,淡蓝中杂绿,整体效果显得斑驳、混沌。

服装的施色,源于衣料织品的染色。中国古代用于织物的着色材料可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并以后者为主。染料品种和工艺方法的多样性,使得古代印染行业的色谱十分丰富,见于古籍记载的就有几百种,甚至能够在一种色调中明确地区分出几十种近似色。这需要熟练地掌握各种染料的组合、配方和生产工艺,要求很高,杂色现象也就在所难免。同时,文献中关于服装衣料的记载,常有形容“色中色”的词汇。如黑中扬赤即为“玄”,赤与黄(合)即是,一种色调有十几种近似色,往往很难区分,有时还专门在一块衣料上通过蜡染、夹结等方法染出图案。秦代工匠们用几种基调比较一致的颜料涂抹,或许就是为了表现这种近似色或色中套色的印染工艺。

 

漆器研究:告别纸上谈兵

秦,地处关中腹地,气候干燥,漆器不易保存,往往只能见到部分残骸。自然条件的局限和实物资料的缺乏,使得考古工作者对于秦漆器的研究,常常是指鹿为马或纸上谈兵。所谓“漆器”,是指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在中国,漆器的制作和使用至少可追溯到7000多年以前,漆具以其耐水、耐腐蚀等对器物的保护作用而被人青睐。后来,随着不断发展、演进,漆器凭借其美轮美奂的色彩图案,升华为装饰品。

而这次发掘出土了许多漆器,几乎囊括了金属器之外的绝大多数出土品。从胎质来说,可以分为陶胎(人俑、马俑)、皮胎(盾、鼓)、植物(木、竹、藤)胎(、车、弓干、笱、箭)和布胎(弩韬)等多种,无疑是研究秦代漆器手工业发展面貌的重要材料。

这次出土的所有陶俑,都经过了髹漆这道工艺,所以都是陶胎漆器,漆膜可见黑、褐两色,之后再在其上绘彩。由于漆质老化,很多彩绘随漆膜卷翘而脱落。但在当初秦人制作陶俑时,漆膜是彩绘与陶器的中介,它光滑透明,既保护陶俑,也方便上色描绘。这种生漆加彩绘的工艺,只在秦代出现。汉代以后,人们直接把矿物颜料涂在陶器上,不再用生漆打底,这种工艺也就被淘汰了。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2年第8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