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科学上是正确的”?(1)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心理 • 人文

什么叫“科学上是正确的”?(1)

《科学世界》  发表于 2018年05月18日

多知道点儿科学法则可以少受“忽悠”

日常生活中,“科学”这个词常常会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场合,比如“以科学数据为基研制造的商品”、“进行了科学调查”、“科学上讲是不可能的”等等⋯⋯那么这个“科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就算大家都在使用“科学”这个词,但也是分为不同类型的,从对自然界各种物质进行收集、分类的博物学到从理论角度出发探讨宇宙起源的宇宙学,它们都是科学。那么这种共通的所谓“科学的”思考方法,到底是什么呢?

 

一旦听到“从科学的角度讲是正确的”这种说法,你可能会觉得某个结论已经没有反驳的余地、应该彻底服从了吧?

但是,熟悉统计学的日本东北学院大学神永正博博士却提出了“因为学术领域不同,所以在讨论某种科学在何种程度上算是‘正确’时,需要谨慎”的观点。对于科学来说,“正确”与否不能一概而论。

出版过许多与科学方法相关的著作的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的池内了博士则进一步指出,“科学结论被推翻是常有的事,它没有绝对性”也就是说科学并不是绝对的标准。“从科学的角度讲是正确的”这句话的意思,看上去好像与一般我们所认为的情况有点儿不同呢。

120823_科学正确-1 图.jpg

图. 所谓科学,就是“提出假说”和“加以验证”这一过程的重复。首先科学家提出可以解释某种自然现象的假说,然后通过实验和观察对该假说进行验证,最后经过不断地验证证明了假说的正确性后,假说就变成了理论。之后,继续以此理论为基础,提出新的假说,再加以验证。



“科学上的正确性”通过概率表现

下面就让我们从具体实例出发,探究“从科学的角度讲是正确的”这句话的内涵吧。例如,自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以来,对于低剂量辐射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相关报道使用了这样的表达方式:“(有无影响)在科学上无法证实”。应该有很多读者在报纸等媒体上反复读到过这句话吧。

这种“科学上无法证实”的表达方式里包含了如下几层含义。首先是在比较遭受了低剂量辐射和没有受到低剂量辐射这两种情况时,不清楚是否存在“有效差异”。所谓有效差异,简单地讲就是指“这种差异不是误差”。

假定有两种砝码(标准重量的物体)共n个,看上去一模一样,但这两种砝码的重量肯定不同。这时如果对每一个砝码进行称重,就会发现每个砝码的测量值均不同(存在测量误差)。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断定“这两种砝码的重量不同”吗?

如果测量误差与两种砝码的实际差异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话,就可以说“这两种砝码不同”。但是,如果测量误差与实际差异相比不相上下的话,那么就只能说,“就算有差异,也弄不清楚。”

也就是说,应该根据测量误差幅度与两种砝码重量的实际差异的幅度相比较后得出的结果,来判断结论是否成立。另外,样本数量是否足够多也与结论成立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种使用有效差异的概念进行判断的方法,不是做简单的是非题,而是通过使用两个集团(在上面的例子中就是两种砝码重量测量值的集合)的平均值和误差幅度等数值进行计算后,再确定结论正确或不正确的可能性是多少。从统计学的观点来看,“科学上的正确”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只能通过灰色(概率)来表现。

同样地,让我们从群体的角度来分析一下遭受了低剂量辐射的人群与没有受到辐射的人群的情况。首先假定遭受到低剂量辐射的人群患上癌症的风险会有所上升,但是如果之后通过长时间调查发现,不论哪个群体,都有一定数量的人患上了癌症,那么这种不规则分布应该与个体差异有关。而研究者认为,这种误差与假定的因受到辐射而略微上升的发病风险相比大了很多,所以这时就无法明确是否存在“有效差异”。从而有了“科学上无法证实”的说法。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