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何来结婚潮?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心理 • 人文

震后何来结婚潮?

张智丰  发表于 2018年06月04日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日本大地震后出现“结婚潮”现象。这不禁让人想到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香港的陷落,成就了主人公范柳原和白流苏的姻缘。

地震是天灾,小说里是人祸,同样都是身处危难环境下的人们。小说并非只是戏剧化的虚构,香港陷落时,张爱玲正在香港大学读书,亲眼目睹空袭结束后一些男女登记结婚的情景。小说《倾城之恋》的结尾处表达了张爱玲心中的惶惑: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那么所谓“倾城之恋”到底是不可理喻,还是存在着规律呢?

实际上,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许多研究发现,我们人类似乎确实存在这样一种行为现象:在大灾难、大动荡后结婚率上升,“倾城之恋”并不罕见。不仅是结婚率,婴儿出生率也会上升,比如美国二战后出现的著名的“婴儿潮”(baby booming)现象。

 

“应激”与亲近

该如何解释这种危险事件过后,结婚率和出生率上升的现象呢?实际上,心理学家们发现,人类存在着一种行为和心理特点,就是在感到危险和应激时,会不由自主地接近或亲近他人,尤其是和我们关系亲密的人,寻求身体和心理上的抚慰,重新获得安全感,这一发现成为了著名的“依恋理论”的基石。特别要指出的是,在这里,危险和应激的定义比较宽泛,不仅指大的灾难、战争,那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挑战的事情都可称作应激,比如找工作、和爱人分离、疾病、亲人去世等。

实际上,秉持依恋理论的心理学家们最初的研究对象,不是成年的恋人们,而是23岁的儿童。在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Ainsworth设计了一项著名的“陌生情境”研究,她让儿童和妈妈待在一个屋子里,然后一个陌生人进入屋子,妈妈离开屋子,继而,让儿童和陌生人待在一起,之后妈妈又重新回到屋子里。这项观察研究发现,当妈妈在屋子里时,儿童会在离妈妈一定距离的地方探索玩耍,也会和陌生人打招呼,而妈妈离开时,儿童会停止玩耍,表现得焦虑不安。妈妈回来后,大部分儿童会投入妈妈的怀抱,渴望从和妈妈近距离的接触中获得抚慰。妈妈成为了儿童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以及平复不安情绪的稳定剂。维持和妈妈的依恋关系,让妈妈留在自己身边,对儿童的生存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学家们发现,儿童会发出一些信号,比如哭泣、渴望拥抱、亲吻,这些行为能引发和维持与妈妈之间的亲密关系。

201106p86_f1.jpg

 


后来的心理学家进一步发展了依恋理论,把妈妈和孩子的互动模式,移植到解释成年人的恋爱关系。有人可能会存在疑问:成年人怎么会像两岁的小孩子那样敏感,分开一会儿就那么紧张?当然,成年人的依恋关系和儿童有很大不同,尤其在加入性和生育的主题后变得十分复杂,但一些基本的模式却惊人的相似。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Fraley进行了一项自然观察研究,对象是飞机场里的情侣们。他发现,与那些即将一起登上飞机启程的情侣相比,即将分隔两地的情侣们表现出更多亲密的行为:拥抱、抚摸、亲吻、相互注视。这和儿童维持与妈妈依恋关系的行为如出一辙。而一些实验室研究也发现,当被试预期自己将处在应激条件下时,会更亲近伴侣。

分离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空袭轰炸。如果阅读《倾城之恋》就会发现,身处香港空袭的巨大应激和恐惧中,主人公范柳原和白流苏不知不觉中卸掉了成年男女的面具和伪装,抛掉了暧昧、试探、计算,心底如孩童一般柔软的情感尽显无疑。灾难后人们重新认识到身边人的可贵,巨大的应激强化了人们相互依恋、长相厮守的渴望,而婚姻正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依恋与进化有关

不过就像上面说到的,成年人的依恋虽然和儿童心理相似,但也存在重要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成人依恋不仅提供安全感和情绪抚慰,也和求偶繁殖、抚养后代的主题紧密交织在一起。成人的依恋往往伴随着性方面的渴望,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灾难后不仅结婚率上升,出生率也随之上升。实际上,应激和焦虑在很多时候会激发性欲。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灾难后出生率上升的现象,可能是人类多年进化出的一种行为模式,帮助在灾难后加速繁衍,客观上避免了群体的灭绝。

2010年海地地震后,有报道称地震灾区的强奸率大幅上升,大量私生子出生。这正好和今年日本地震后结婚潮现象做一对比:同样是地震,可能都会导致出生率上升,但日本是结婚,海地却是强奸,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实际上,海地这条新闻正好可以为成人依恋的复杂性提供佐证。英国伯克贝克大学的进化心理学家Belsky提出一种理论。他认为根据所处生态系统的不同,即人在处于支持性的,或是危险的情况下,依恋、求偶和繁殖行为会相应变化:在一个资源丰富的环境中,繁殖策略强调对后代的抚养而不是求偶行为。成人会更谨慎地寻找伴侣,建立稳固的依恋关系,共同养育后代,并且后代的数量更少,父母投入精力更多。而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下,繁殖策略会更关注求偶而不是养育后代,这时,性行为会出现得更早,男女双方的依恋更不稳定,有很多乱交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更多的后代,但每个后代都无法获得好的抚养。

这就解释了日本和海地存在的差异。虽然同样是发生大地震,但日本是发达国家,国民较富裕,社会结构稳定,在灾难后倾向于通过婚姻建立稳定持久的依恋关系。而海地是一个极端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社会动荡,资源极度匮乏,这里的人们尤其是社会底层的男性只能通过暴力方式获得暂时的身体慰藉,消除内心的恐惧,依恋的感情和稳定的家庭环境对他们来讲都是奢侈品。可以想见,如此产生的后代,若在没有父爱的环境下长大,又因为母亲被强奸而出生,很难找到安全可靠的依恋对象,成年后的依恋模式大概会像父辈一样混乱。

201106p86_f2.jpg


 

不同类型的依恋

于是,这里又引出了依恋类型的问题。实际上Ainsworth的“陌生情境”研究不仅发现,一些儿童在妈妈回来后自然而然地投入妈妈的怀抱,还发现了其他的行为模式:有些儿童在妈妈在场时也表现的十分黏人,不怎么探索、玩耍,而在妈妈回来后又哭又闹,既表现出对妈妈的依恋渴望,又生气发脾气表现出对依恋的抗拒,被称作“焦虑-矛盾型”。还有一类儿童更有“个性”,在妈妈回来后并没有表现出亲近的行为,妈妈在与不在都没有很强的情绪反应,好像漠不关心的样子,被称作“回避型”。

研究者们还发现,这种儿童时期的依恋类型具有稳定性,可一直持续到成年阶段。实际上,成年人的依恋模式也可划分为“安全型”、“焦虑-矛盾型”和“回避型”3种类型,可通过心理测验或访谈的方式进行区分。1997年,BelskyHuman Nature上发表了一篇综述研究,认为这3种依恋类型分别和不同的求偶及养育后代模式相对应。“安全型”的人会把环境知觉为更加友好,对别人更加信任,他们会主动向伴侣寻求安慰和支持,也会为伴侣提供相应的支持,这样依恋类型的伴侣关系更长久稳定,重视承诺,会为养育子女投入更多精力。“回避型”的人会把世界知觉为缺乏关爱,他人不值得信任,关系也不太可能持续下去。这些人的关系不稳定、肤浅,充满欺骗或利用的成分,并有可能同时和好几个人交往暧昧,并生育大量子女。这两种情况正好和上面提到的两类求偶繁殖策略相对应。而“焦虑-矛盾型”的人往往会留在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姐妹家中,不生育子女,通过抚养亲属的后代间接地繁育后代。

看来《倾城之恋》的大团圆结局也并不容易达成。灾难和应激能否促使人们坦诚相待,建立起相互信任、安全的依恋关系,取决于每个人自身的特点,或者说依恋类型。比如张爱玲,在大时代的变故中也渴望和胡兰成建立“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夫妻关系,但最终事与愿违。如果分析的话,两个人的关系呈现出一些“回避型”依恋关系的特点。

最后要说一点,依恋类型受童年经历和父母关系的影响很大,而且很有可能代代相传。代代相传安全依恋的关系模式是一种幸运,而如果遗传的是混乱的关系模式,也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寻求改善。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1年第6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