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真的招雷吗?(下)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天文 • 物理

手机真的招雷吗?(下)

撰文/赵燕枫  发表于 2018年06月04日

金属“招”雷吗?

其实,真正有点说头的,倒是手机里的金属。避雷针是金属,如果是根绝缘的塑料棍,那肯定跟没立一样。手机里也有金属,人在握持的时候,也不能“完全排除”与大地构成回路的可能。

那么是不是说,手机里的这一小截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缩短”了雷云与大地的距离,让先导触地的路径变短,使主放电通道因此形成,从而“招”来了雷击呢?

对这样的疑问,严萍研究员认为,确实很难给出确定无疑的“是”或“不是”的答案。不过她建议我们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不妨换个视角,从雷暴云的角度来俯视大地,看看会发生什么。

其实,当先导向下四处试探着寻找通道时,在直径几公里甚至更大的区域内,在地面上数以万计、十万计甚至更多数量的各种良好导体、不良导体和绝缘体中,要准确地“看见”那么一小截金属并径直扎下去,形成主放电通道—这个概率其实是非常非常小的。作为一个对比,不妨再来看看避雷针。连这些经过专门设计(头部做成尖端以增强局部场强)、接地良好(从尖端到接地装置的电阻几乎为0)、高度也高得多(动辄比周边物体还高二三十米)、因而也更加适合引雷的避雷针,雷电先导都“很难看见”,没法保证就一定击中它而不是别的物体,何况是并非为引雷设计、没有良好接地、不比周围物体更高、最长也不过十几厘米的一小截金属呢?何况是还夹杂有不少工程塑料,并非纯金属条块的手机呢?

没有人能说,手机中的那一点点金属就“绝对”不会因为缩短了主放电通道路径而“招”来雷电,毕竟从逻辑上说,谁也不能“绝对否定”这一点点的可能。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手机招雷”的可能性实在过于微小,这不是1%1‰的问题,而是还要小得多得多,在讨论雷击的主流原因时,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至少从科学道理上讲,“手机招雷”难以讲通。

 

实验之辨

关于实验证明“手机招雷”,我们必须注意到,实验的设计是有根本缺陷的,即次数不够、没有对照组,此外,对这个实验结果的解释也有扩大之嫌。下面,就让我们一个个来分析一下。

首先,是次数不够。严萍研究员介绍说,由于雷电模拟实验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对于雷电冲击实验,一般都需要重复上百次,至少也要有几十次,才能拿到比较有说服力的数据。在这个领域有个专门术语叫“50%放电电压”,即在某间隙(即实验中的棒电极与手机之间的空气间隙)加到一个特定值的电压时,击穿与不击穿的概率各为50%。这就是说,雷电(或高压放电)现象有其偶然性,通过大量的实验才能获得一个比较可靠的结果,而不是像上述实验,只做了10次,就匆忙得出了个5:4:1。其实,在统计概率时,即便是扔硬币(只有两种结果),10次也太少了,何况是3个假人呢。在统计学上,重复次数过少,会导致偏差变大,结果自然也就存疑了。

第二,没有对照组。3个人都带了手机,姑且称为手机组;却没有同时设置对照组,应该说是本次实验最大的败笔。比较严谨的实验,应该设置至少两个对照组,对照组1中的假人完全不带手机和任何金属品(参见避雷针原理,而且人体也是导体),对照组2的假人不带手机,但携带与手机大小近似的金属导体,放在相应位置。然后让手机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同时在棒电极下,反复放电几十次至几百次,记录结果并统计。这样的结果,才能说明是否是手机“招”的雷(因为不带手机的对照组的假人,也可能被劈);如果手机真的“招雷”,那是因为其中有金属部件,还是因为它确实因为发射无线电波而“招雷”(因为有金属品的对照组)。否则,在没有这些对照组的前提下,无论是什么结果,都是带手机的人被劈—10次都如此嘛—也就失去了实验的本来意义。

最后,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也有扩大之嫌。在这个局限的实验环境里,高压电除了劈假人以外无处可去,所以无论结果如何,都容易被科学素养不足的人理解为“雷电很容易劈那些带手机的人”。由于工程学的限制,可能没有哪个实验室能逼真模拟出几公里高、电势高达上亿伏、电流几万安培的电极,也无法逼真模拟出地球表面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各种高出地面的物体。但是,在上述实验中,如果能有跟假人一样高的模拟树木、墙壁、岩石、起伏的草地……等等物体,那么假人被屡屡劈中的结果就明显更可信一些。当然,实验本身是试图说明,“在带手机的假人中,哪些更容易被雷劈”,但纵观之后各媒体的报告,很多都耸人听闻地将手机和雷击直接联系在了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明显把一个局限性的实验给扩大解释了。

 

报道之惑

那么,为什么近年来常有“雷击打手机的人”的报道呢?

严萍研究员认为,对这样的报道也应该客观地看待。比如首都机场雷击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多次提到遇难者的身边不远处还有一部手机。这种报道手法,很容易让公众认为就是手机“招”来的雷。但是,遇难者所在的空旷场所的具体情况如何,鞋底是否导电,身上是否淋雨(导致电阻变小)这些同样可能与雷击有关的细节却没有媒体关注。

迄今还没有严谨的科学实验证明,雷雨天打手机更容易被雷击(倒是有实验证明,雷雨天在没有雷电防护设施的屋内打固定电话,有可能被雷击)。相反,在手机发明以前的年代,照样有很多人遭到雷击,而且这个数字远比一般人想象得高。根据20084月在第20届国际闪电探测大会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披露,全球每年因雷击死亡约24000人。在这项研究中,特别调查了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格兰和威尔士、法国等国家的历史数据,统计出“每年雷击致死率”。以美国为例,19002006年,雷击致死率不断降低,其他几个国家的情况也是如此。这足以证明,没有手机的年代,人被雷击的概率也并不低。

20131082手机真的招雷吗-下.jpg

美国19002000年每百万人雷击死亡率变化图

 

一滴红墨水滴入大海后,的确可能在天涯海角的任何一个地方检测到这滴红墨水的某个分子。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说,“你看,大海被这滴红墨水染红了”。类似地,手机里也确实有一些金属部件,那么,是不是就放弃可能性更大、更主流也更常见的雷击原因,而单单去刻意强调“手机招雷”呢?

也许,这并不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3年第10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