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研究不断验证的“偏好”与个人差异
当然,肯定有一些人选择了与大多数人不同的答案。卡内曼等人的研究表明,确实有一些人会做出与大多数人不同的选择。据友野教授介绍,价值函数的形状也因人而异,并随着金额等条件发生变化。但是,目前从心理学的角度还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一差异出现的原因。
决策时,大脑是如何活动的?其作用又是如何因人而异的?随着脑科学及神经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研究人员逐渐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2007年发表在《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借助于能实时监测大脑活动的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设备,对人们在试图规避损失时的大脑活动进行了调查。
研究人员以16名学生为对象,反复向他们提出了与问题2类似的问题。例如“输赢概率各为50%,赢了获得奖金,输了扣除奖金”等等,只是每次设定的输赢奖金搭配不同。然后,让学生不必过多思考,凭直觉回答是否愿意赌一把。最后,计算出每个学生对损失与对收益的主观感受差值。结果表明,其中心值为1.93(损失带来的痛苦大于收益带来的快乐,大约为1.93倍),非常接近于卡内曼等人提出的2.25。但是,不同实验对象的差异较大,最低为0.99,最高为6.75。既有把损失与获利看得同等重要的人(0.99),也有极端厌恶损失的人(6.75),形形色色,各不相同。
同时,研究人员利用fMRI设备监测了学生的大脑活动。分析结果表明,损失规避的个人差异涉及到大脑的多个部位。其中,有关纹状体及前额叶的研究尤其令人关注。人类、猴子及老鼠的纹状体非常相似,都是组成负责本能判断的“古大脑”的代表性要素。人类的前额叶非常发达,它位于负责理性判断的“新大脑”内。研究发现,对损失看得越重的人,纹状体及前额叶的活动越活跃。可以说,判断倾向上的个人差异取决于大脑活动的差异。
对“公平”的看法因人而异?
有关与他人对比的更复杂状况下的决策机制研究,近年来获得了飞跃发展。日本信息通信研究院脑信息通信融合研究中心的春野雅彦主任研究员长期以来从事“不公平判断”的个人差异研究。问题3与春野等人在实验中所使用的形式完全相同,请你凭直觉回答吧。你认同哪种分配方式呢?
分配游戏—你认可哪个选择?
你将与素不相识的一个陌生人分享由第三方提供的一笔奖金,共有3个选项。“A:自己与对方的差额最小、总金额最大(在本例中,两人的差额为0,总金额为200元)”、“B:自己拿到的奖金最多(在本例中,为110元)”、“C:两人的差额最大(在本例中,为80元)。”3个选项中,你最认可哪一个呢?
春野等人把选择自己与对方的差额最小、总金额最大(A)的人称为“社会型”(重视社会性),把选择自己所获金额最大(B)的人称为“自我型”,把选择自己与对方的差额最大(C)的人称为“竞争型”。2010年,春野等人在神经科学领域的专业杂志《自然·神经科学》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这项研究以64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让大家反复回答同一个问题,只是每次提问的金额大小不同。结果,25人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选择了A,14人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选择了B,只有很少的人一直选择了C。也就是说,除去那些没有一贯坚持自己选择的人,在剩余的人中,约65%属于“社会型”,约34%属于“自我型”,只有1%的人属于“竞争型”。
此外,研究人员还以属于“社会型”及“自我型”的39人为对象,依次向他们提出3种不同的选项,并让他们凭直觉把满意度分为4个等级。同时,研究人员还用fMRI设备对实验对象的大脑活动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人的大脑活动存在一定差异。春野研究员介绍说:“一般来说,分配差额越大,‘社会型’人的杏仁体—古大脑的一部分—越活跃,而‘自我型’人的杏仁体则非常安静。此外,实验对象的杏仁体越活跃,对大额的分配差越厌恶。”
春野等人即将发表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型”与“自我型”这两类人的差异可以用包括杏仁体及纹状体在内的特定回路的活动来解释。可以说,人们更多地凭直觉来判断是否公平,而不是用理性。
决策大逆转的背后—仅仅换一种表达方式?
众所周知,人在做决策时有着数不胜数、形形色色的“偏好”。请你凭直觉回答右边的两个问题。
问题4-1和4-2
在问题4-1与问题4-2中,选项B的内容完全相同。选项A仅仅变换了一种表达方式,意思其实相同(“从5万元奖金中扣除3万元”与“获得5万元中的2万元”,你拿到手的奖金完全相同)。其实,不管选择A还是B,你所获得的奖金(期望值)都一样。尽管如此,说不定你会在问题4-1中选择A,在问题4-2中选择B呢。
通过这个问题能很好地说明,人在决策时不仅试图去规避损失,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表达方式的影响(框架效应)。这种提问方式与2006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完全相同。该研究以20名大学生及研究生为实验对象,反复提问了同一个问题,只是每次都不断变换了奖金额及输赢的概率,让大家凭直觉回答。
实验结果表明,以问题4-1的方式提问时,选择A的概率约为43%,而以问题4-2的方式提问时,选择B的概率约为62%,两者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意义重大。也就是说,用“收益”(获利)的方式,还是用“损失”(扣除)的方式提问,只是改变了描述方式而已,却导致了截然相反的决策判断。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还监测了实验对象的大脑活动,并发现前额叶部分领域的活动越活跃的人,在决策时越不容易受到表达方式的影响。
决定得失的两大“系统”
那么,大脑究竟是如何做出得失抉择的呢?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大脑具有两个“信息处理系统”:一个系统根据道理或推论,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后做出理性判断,另一个系统则凭感情和直觉迅速做出决策。前一个系统主要指“新大脑”的前额叶等部位,后一个系统则由“古大脑”的纹状体和杏仁体等部位组成。
正如前文所介绍的那样,有各种“偏好”的感情和直觉系统左右着人类的决策。乍一看,我们会觉得非常不合理。但是,如果站在人类进化史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我们会觉得它完全合乎情理。
研究指出,原始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了不可预知的重重危险的世界。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为了生存下去,人类必须尽量规避风险和损失。因此,损失规避就自然而然地变得“合乎情理”。
另外,原始人类的种群和今天相比要小很多,人数也很少,相互之间牵扯到的事情却很多。因此,在这样的集体中,不过分强调自我利益也是“合乎情理的”。也许这就是春野等人的研究中“社会型”人所占比率较高的原因吧。
了解人类的行为“偏好”,灵活运用于现实社会
其实,本文所提到的人类的直觉“偏好”已经在现实社会制度中开始应用了。个人养老金以及主要由美国企业推出的员工退休金计划—“401(k):缴费确定型养老金制度”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在401(k)计划中,当员工涨工资时,会自动增大员工个人缴纳的金额,而不是像从前那样,由员工本人决定是否增大缴费金额。对员工来说,就算工资增加了,如果个人缴纳的数额也增加的话,会感觉实际拿到手的钱并没有增加多少。因此,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种损失,不愿意增大缴费金额。401(k)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这种倾向。据2013年3月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介绍,通过这种新机制,美国的所有企业加起来每年估计会增加至少74亿美元的养老金。
友野教授介绍说:“行为经济学是一门正在不断发展的新兴学科,还处于努力去掌握人类直觉判断和行为‘偏好’的阶段。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利用人们的行为‘偏好’来销售各种商品了。在这样的社会中,如果能充分认识自己的决策和行为‘偏好’,会使生活更美好,人生更精彩。”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3年第11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