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早白垩世化石生物群具有热河生物群的特征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考古 • 进化

莱阳早白垩世化石生物群具有热河生物群的特征

《科学世界》  发表于 2018年06月06日

撰文/张嘉良、王强、蒋顺兴、孟溪

 

莱阳地区下白垩统莱阳群和青山群分布广泛、出露连续、沉积厚度大,其中所含的化石生物群面貌相当于我国著名的热河生物群。热河生物群的核心分布区在辽西及其周边的冀北和内蒙古东南部,赋存大量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蜥蜴类、龟类、离龙类、翼龙类、恐龙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尤其是带毛恐龙、鸟类、翼龙、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等的发现一次次轰动世界,在鸟类的起源与演化、羽毛的形成、哺乳动物的早期演化、翼龙的演化与辐射和被子植物的起源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要成果。

莱阳群目前已经发现并记述的主要化石有鱼类、昆虫和植物等,其中狼鳍鱼和中华弓鳍鱼是热河生物群的典型代表。莱阳群的昆虫、双壳类、腹足类和叶肢介等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都非常丰富,其中已经研究的植物化石计有约2034种,昆虫有300余种。莱阳群中还发现恐龙脚印化石—刘氏莱阳足迹和杨氏拟翘脚龙足迹等。

莱阳地区还分布一套厚度巨大的火山-河湖相沉积地层,在这套青山群中已经发现龟鳖类、翼龙类、鹦鹉嘴龙和蜥脚类恐龙等,是我国最早发现翼龙化石的层位。其中鹦鹉嘴龙等化石是热河生物群的主要化石类型之一。青山群的已知的脊椎动物化石包括角龙类的中国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sinensis  Young1958)和杨氏鹦鹉嘴龙(P.youngi Zhao1962),翼手龙类,和宽边北山龟(Peishanemys latipons Bohlin1953)等。

201108p26_f1.jpg

图1. 青山群时期的生态复原图


 

在莱阳早白垩世沉积中发现的化石,许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如谭锡畴发现并由葛利普研究的狼鳍鱼和昆虫化石,前者是组成热河生物群的3个标准化石之一,后者是我国最早发现和研究的昆虫化石,由此揭开了我国古昆虫学研究的序幕。由杨钟健等发现并初步报道的翼手龙类是我国最早发现的翼龙化石。从沉积特征和已经发现的化石记录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野外考察和发掘的深入,莱阳地区的莱阳群和青山群完全有可能发现更多更重要的脊椎动物化石,对于深入研究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起源、演化和古地理分布,以及一些生物类群的起源和演化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说到莱阳的翼龙,还有一个小故事:在1958年杨钟健发表莱阳发现的翼龙化石标本时,出于严谨的科学态度,他对这些标本并没有急于下结论和命名,而是把这些相对破碎的翼龙骨骼化石归入尚未确定的标本之一。不过,当时杨钟健已经感觉到它们很可能是翼龙化石了,他是这样描述这几件标本的,“它们都比较细而长,中空隙特大,骨皮特薄。所有各骨都显得特别直,特别股骨没有鸟骨那么弯曲⋯⋯就这些股骨所表示的性质看,如以之归于飞龙(现称“翼龙”),特别是翼手龙亚目”。直到1964年相对完整的魏氏准噶尔翼龙被发现之后,杨钟健才确认了采自莱阳的这些标本正是属于翼龙类的,并且归入了翼手龙类中。现在看来,这些化石毫无疑问属于比较进步的翼手龙亚目的成员了。虽然化石比较破碎零星,但却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翼龙化石了。

201108p26_f2.jpg

图2. 莱阳的翼龙骨骼素描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1年第8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