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颌鱼重绘脊椎动物演化图谱(上)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考古 • 进化

全颌鱼重绘脊椎动物演化图谱(上)

朱幼安 朱敏  发表于 2018年06月15日

20139月底,英国《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一项最新古生物学发现,该发现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研究员领导的团队,他们在距今4.23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一件完整的远古鱼类化石。这件演化史中的过渡化石,迅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有学者称其为“一条令人瞠目结舌的古鱼”、“赋予了有颌脊椎动物祖先全新面目的、令人惊奇的化石”。

 

20131204全颌鱼重绘脊椎动物演化图谱_f1.jpg

全颌鱼生态复原图

全颌鱼生活在4.23亿年前的热带浅海中,与它生活在一起的有早期硬骨鱼类梦幻鬼鱼,无颌的盔甲鱼,以及体形细小的、既像鱼又像虫的牙形动物。(Brian Choo绘)

 

远古鱼类繁盛的时代

这条令古生物学家们瞠目结舌的远古鱼被命名为“初始全颌鱼”(Entelognathus primordialis,以下简称“全颌鱼”)。虽然它身上还保持着盾皮鱼纲(最原始的有颌脊椎动物)的身体形态,但却已经演化出硬骨鱼纲(包括硬骨鱼类和陆生脊椎动物)的典型颌部结构(或面部特征)。

化石被发现的地方是我国滇东地区(云南曲靖),在4.23亿年前,这里是一个古生物演化的伊甸园。当时正值志留纪晚期,那是一个我们很陌生的洪荒年代,现在的地球海陆格局还完全没有形成。在那时,地球还有些“头轻脚重”,在南半球横亘着广袤的冈瓦纳古陆,而在它的北面却只有一系列分散的陆块,彼此之间被海洋隔开。

中华大地在当时还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几个隔海相望的板块。其中,南方较大的那个板块被地质学家称为“华南-塔里木板块”,它紧邻着冈瓦纳大陆的北缘,几乎位于赤道正中。温暖的浅海抚摸着它的陆架,在今天一定是加勒比海岛或者马尔代夫那样的度假胜地。

若探访华南-塔里木板块南部海滨,这里有大片的碳酸盐礁石在海底错落分布,大量像贝壳的腕足动物铺满海床,无数海百合也随海流摇曳,点缀其间。热带浅海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为海洋生命朝不同方向的演化创造了极好的条件。这里是好几类古鱼的演化摇篮,它们在这里快速(地质年代中描述的“快速”,以数十万年计)分化成形态各异的后代,并在之后的几千万年中扩散到世界各地,称霸全球水域。其中的一部分物种,还将在以后演化成陆地脊椎动物的先驱。

在这欣欣向荣的水域中生活着一种不起眼的小鱼,这就是让古生物学家感到惊讶的全颌鱼。它的体长大概只有二三十厘米,由于身体前半部分披着厚厚的骨甲,游动起来并不敏捷,只能笨拙地在海底的礁石之间穿行,搜寻着柔软的食物,常以海藻、水母和生物碎屑为食。由于这片水域已经有大型的掠食者在活动,这种小鱼必须小心翼翼地避开它们。

这个种族大概在这里生存繁衍了数百万年,之后也许灭绝了,也许演化成了新的模样。少数遗骸逃过食腐动物、细菌的吞噬和氧气的侵蚀,在漫长的时间和大自然的伟力下,变成了化石。

海陆翻沉,沧海桑田。曾经远古的浅海抬升成了如今滇东地区连绵的群山。在云南曲靖郊外灰黄色的石灰岩中,科学家们发现了4.23亿年前那种小鱼的精美化石,里面包藏着古生物学家苦苦寻找的秘密。将化石精心地修理之后,这种乍看不起眼的小鱼逐渐展露真容。它微微张开的嘴巴,仿佛在诉说一个祖先的秘密,而这秘密直接与人类家谱的绵远渊源有关。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3年第12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