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伯斯佯谬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天文 • 物理

奥伯斯佯谬

《科学世界》  发表于 2018年06月20日

“佯谬”又叫做“悖论”,是指从看似正确的前提出发,经过看似正确的逻辑论证却得到了荒谬结论的那种矛盾命题。在通常所说的佯谬中,有一些佯谬,经过认真分析,总可以发现其前提或逻辑包含有错误,这一类佯谬是“疑似佯谬”。然而也有一些佯谬,你不得不承认其前提和逻辑都是正确的,却不知为何同时得到了两种相反的结论。

首先介绍为何夜晚会是黑夜的奥伯斯佯谬。

宇宙无限,浩瀚无际。如果在宇宙的任何地方都以同样的方式分布着发光的恒星的话,那么,向夜空的无论哪一个方向望去,你的视线都必定会碰到恒星。诚然,一颗恒星的亮度与其离地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会随距离的增加而变暗。但是,在离地球同样的距离,恒星的数目却会与距离成正比而增多。因此,即使地球的夜晚一侧也会受到无穷多颗恒星发出的光线的照射,夜空应该如同白昼,依然是一片亮光。

这是在早期探讨宇宙的结构时曾经提出过的一种诘问。这个问题是由德国天文学家海因里希·奥伯斯(17581840)首先提出来的,因而被称为“奥伯斯佯谬”。

然而,实际的夜空明明是暗黑的。这个疑似佯谬究竟错在哪里呢?答案是,到达地球的光只能是来自有限范围的恒星。宇宙是在大约137亿年前诞生出来的。光的行进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是一个有限值。在地球上只能观测到所在距离比光在137亿年行进距离更近的那些恒星所发出的光。换句话说,所发出的光能够到达地球的恒星的数目并不是无穷多。正是误以为有无穷多数目恒星发出的光来到我们地球,才导致了这个疑似佯谬。

                                              201103p51_f1.jpg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1年第3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