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昵与挑衅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心理 • 人文

亲昵与挑衅

撰文/张奕  发表于 2019年04月01日

10年来,关于“男孩危机”的话题在世界范围内热议,越来越多的男孩被指缺乏阳刚、情绪脆弱。拯救男孩的报道频见于各种报道。面对这个问题,很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将目光投向了现代家庭教育的方式,他们发现,之所以会出现此类的心理问题,都或多或少地与其幼儿期所接受的教育有关⋯⋯

 

幼儿心中埋藏的俄狄浦斯情节

笔者一位同事有个5岁的儿子,这小家伙就像块儿关东糖似地紧紧黏着妈妈一刻也不放。自打4岁起,他就总是“霸占”着妈妈,该分床睡了却挤到爸妈中间制造“隔离效果”,好像在跟爸爸抢妈妈一样,真是令人好气又好笑。

201111p84_f1.jpg

上述情景中,孩子当起了妈妈的“小丈夫”,对爸爸总有挑衅的念头,看起来是孩子不谙世事的鬼主意,但在心理学的案例法研究中,却屡见不鲜,我们称其为“俄狄浦斯情节”。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到一个著名的希腊神话故事:底比斯国王曾得到一个可怕的预言—他的儿子注定有一天会杀死父亲,与母亲结婚。底比斯王为免除后患,下令把儿子俄狄浦斯丢弃在山上,不料有个牧羊人发现了年幼的俄狄浦斯并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长大后他以卓著的功绩,迎娶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后来他得知:多年前他杀掉的一个旅行者竟然是他的父亲,而现在和自己同床共枕的正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俄狄浦斯羞恼不已,弄瞎自己的双眼,独自流浪去了。

在这个“杀父娶母”的故事流传千年之后,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经过多年的案例研究和治疗实践,正式发表了他的精神分析经典理论之一—俄狄浦斯情节。这个情节在男孩身上的表现是与父亲竞争,对母亲爱慕;在女孩身上表现为与母亲竞争,对父亲爱慕。因为36岁的幼儿通常会产生如上心理及行为现象,故称36岁为“俄狄浦斯期”。

当时,弗洛伊德为传播自己的理论四处演讲,效果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19世纪时人们思想禁锢,对于这种“违反伦常”的理论反应激烈,他们听闻此言羞恼不已:“作为儿子,无论他多小,怎么能和自己的父亲争夺母亲呢?这种可怕的想法岂不与乱伦无异吗?”弗洛伊德面对质疑却得意地微笑,言道:“谁反对得厉害,说明我戳到了他的痛处,因为这埋藏在人的潜意识中,自己虽不觉察,清醒的意识却在拼命通过反对这个‘不道德’的理论去压抑自己那些‘不道德’的本能冲动。若我没有说中,对无关紧要的事情,为何要如此强烈地反对呢?”质疑与反质疑不断升温,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理论最后终于得到了公认,甚至是推崇。

这个理论推而广之的对错,虽不能一概而论,但以其在心理学界的公认程度和运用于咨询治疗的广泛性来看,还具备一定的普遍性。相信很多有儿子的妈妈会在弗洛伊德所述的“俄狄浦斯期”(也叫前生殖器期)与孩子经历一段亲密无间的“蜜月时光”。而由于父亲通常不直接照管孩子,女儿对父亲的俄狄浦斯情节表现得更隐晦一些,结束时间也更晚。弗洛伊德曾抛出一个令人晦涩难解的案例来说明女儿的俄狄浦斯情节。一名患有神经征的少女,每天睡觉前必须完成长达两个小时的强迫仪式行为:她将自己卧室与父母卧室连接的门打开一条缝,并再三嘱咐父母不要关上;将鸭绒枕头(女性象征)摆放在硬床背(男性象征)不能接触的位置上,并不断调整位置确保一宿都不能接触床背;将鸭绒被抖落成上小下大的貌似孕妇的形状后再用手抹平整(弗洛伊德认为是阻止母亲怀孕的象征性动作)。这些奇怪的行为经过精神分析后被解读为:女儿爱父妒母,试图阻碍父母之间的亲密接触。按照弗洛伊德神经症治疗理论:去正视症状背后神秘的意义—俄狄浦斯情节,正是消除其神经征的契机。

 

教育不当后果严重

性别意识模糊、婚姻关系不良、婆媳剑拔弩张、婚恋中有强烈的不安全感⋯⋯这些成年人才有的心理问题,早在幼儿期就埋下了种子,俄狄浦斯期的不良教育方式也许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201111p84_f2.jpg

家住小县城的16岁男孩建华(化名)打电话到心理门诊处,温柔的嗓音提出的要求却让人大吃一惊:他决心去泰国做变性手术,希望心理医生给他开一个允许手术的证明。提起自己的父亲,建华是又恨又怕,父亲是个能干的男人,控制欲很强。在建华的记忆中,从小到大,父亲几乎没有夸过他一次。在父亲面前,他像个无助的小兔子,总是被鄙视、贬低、嘲讽。好在有母亲的怜爱呵护,让他能坚持到现在。他自述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个男人,也不想做男人,因为他眼里的男人是那么威严,甚至可怕。他设想如果自己是女孩,或许父亲还能对他宽容一点儿。

孩子在俄狄浦斯期很自然地出现与同性父母竞争的想法,但如果像上述父亲一样过于强势,孩子将产生强烈的威胁感和竞争挫败感(阉割焦虑。男孩迫于父亲威严总是怀疑父亲将要把自己阉割)。孩子将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跟同性父母竞争,更无法认同同性父母的价值观并向此方向发展人格,性别意识竟逐渐与异性父母趋同来逃离与同性父母的竞争。竞争失败不仅导致性别意识错位,还会使孩子成为一个自卑的人。看来,面对儿子的“竞争”,父亲不能打击他跃跃欲试的积极性;母亲对待女儿也是同样。

相反地,如果同性父母过分弱势,则无法获得孩子的钦佩,根本不屑于与其竞争,这也会导致孩子不能认同同性父母而性别意识模糊。这时,人格发展惟一的出路似乎是认同异性父母,最后内化(把外部概念纳入自己本身的认知结构中去)异性父母的性别角色。看来,有儿子的父亲和有女儿的母亲真不容易,既要显示自己的优势让儿女钦佩,激发他们的竞争欲望,又不能过于强势挫败孩子。俄狄浦斯期开始之后,父母和同性孩子之间的“同性竞争游戏”要讲究一个“度”,才能把孩子塑造成一个认同自己性别的人。

相对地,如果孩子与异性父母过分亲密,也会造成某些心理问题。一位女性来访者向心理医生哭诉丈夫和婆婆过分亲密。详细打听得知,这位女士的丈夫有时喜欢跟母亲一起躺在床上,互相依偎,聊些家常。而丈夫对自己关注的缺失及婆婆对自己的阴阳怪气,早就让这位女士憋了一肚子怨气。而问及公公的情况,女士称他公公在丈夫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子相依为命,感情亲密到几乎没有界限。而丈夫也很依赖婆婆,事事都要婆婆过目同意,那感觉简直不像一个成年男人。像这位女性的婆婆一样,如果异性父母过度保护孩子(常见于母亲),视孩子为自己的一部分,事事包办,就阻碍了孩子结束对异性父母的依赖和对同性父母或同性长辈认同,从而难以发展自我人格。这样会导致孩子未来依赖性过强,缺乏性别责任意识、婚姻关系难以处理。看来,母亲在儿子俄狄浦斯期快要结束的时候(大概6岁),就要逐渐和孩子“分离”。丧偶离异的女士,尤其要忍痛割爱地结束儿子对自己的黏腻状态,寻找儿子和同性长辈接触的机会来内化性别意识。母亲们千万不要以照顾孩子的名义忽视丈夫,这样不仅对丈夫不公,对孩子的成长也十分有害。

相反地,如异性父母对孩子过分冷淡,则孩子俄狄浦斯期的愿望不能满足,而对异性交往的缺失和纠结会导致孩子长大后有对异性不安全、怨恨、疑虑或过分渴求依赖的心理。看来,父母既不能纵容同性孩子过分黏着自己,也不能缺少对他们的关爱。孩子将来的恋爱模式也许就是孩子和异性父母关系的翻版。在俄狄浦斯期与异性孩子之间建立良好关系,是让他未来迈向幸福婚姻殿堂的关键一环。

 

营造健康环境

如果父母在俄狄浦斯期没有处理好和孩子的关系,之后还能否弥补吗?如果早在孩子的俄狄浦斯期父母就所注意当然最好,如果没有注意,也不必过于紧张。俄狄浦斯期出现的孩子与同性父母竞争、与异性父母亲昵的心理一直会断断续续地延续到成年。在孩子成年之前,同性父母都要注意在孩子面前展露慈爱而值得孩子钦佩的形象,多跟孩子交流,向孩子展示性别角色的优势(如女性的善解人意,性的坚强上进),让孩子把这些品质内化。妥善处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既不打压,又要树立一定的威严,让孩子在和自己的竞争中逐渐认同同性父母的角色,以弥补前期性别认同教育的缺陷。而以前与孩子过分亲密的异性父母也要注意,在关爱的同时要与孩子拉开必要的距离,鼓励孩子发展独立、自主的品质,以一个异性的角度去欣赏孩子的性别角色优势。

笔者接触过一位医生,就是以这样的理念把孩子教育得很好。据他所述,当儿子五六岁的时候,就盼着自己长高,说:“爸爸算啥?以后我要比爸爸高,把爸爸给比下去!”,父亲听了并不恼火,他知道儿子貌似挑衅的语言,背后是长成一个成年男人的野心。而与自己比,那正是钦佩自己、把自己作为成长模板的表现呢!6岁前,儿子喜欢跟妈妈睡,父母并不阻止,让儿子享受依恋母亲所获得的亲密安全感。6岁时,儿子还钻到妈妈和爸爸中间睡,爸爸就明确告诉他:“回你的房间去睡!你长大了,是个小伙子了,妈妈是我的妻子,不是你的妻子。异性之间要有一定距离,只有异性夫妻能一起睡。”他允许儿子和自己竞争,又不至于抢占父亲权威的地位“霸占”母亲,此举在于维持正常的家庭角色差异。

201111p84_f3.jpg

儿子服从了分床要求,但又有点不服气,故在之后的父子游戏中,经常要跟爸爸掰手腕。开始是两只手掰爸爸一只手,后来进步成一只手就能跟爸爸掰。爸爸有时让儿子赢,以鼓励他,又不能让儿子总赢,进而觉得老子是个废物。同样,在儿子向自己展示成绩时,父亲也要一半肯定一半质疑,让孩子得到父亲的认同,又不服气继而努力,内化被许可的性别角色。这个阶段,一直会延续到青春期。这个父亲欣慰地回忆道:“最后一次掰手腕他17岁,那时已经比我高了。那一次我输了,真输了。我明确告诉他,儿子你长大了,爸爸不是你的对手了。那次儿子笑得特别开心,以后再也没跟我掰手腕,他与我的同性竞争阶段正式结束,他终于获得了父亲的认可,成为一个真正的小男子汉!之后他考大学选专业,居然也选择了医学。他说要成为比我更出色的医生,我知道他会的。”后来,儿子如愿以偿考上了全国最顶尖的医学院,性格也发展得很男性化。

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很多,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神秘又充满动荡色彩的俄狄浦斯期至关重要,其度过方式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发展方向,对此,父母需要加倍留心。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1年第11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